從“狂飆到急剎車”,光伏行業的轉折來得猝不及防。近年來,這一行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產能過剩的陰霾籠罩,價格戰的硝煙彌漫,國內眾多光伏企業的艱難處境清晰可見。
光伏企業“急剎車”
裁員潮比寒冬還冷
多位業內人士稱,2024年成為行業動蕩的關鍵節點,工廠減產、關停、裁員的消息接連不斷,多家廠商裁員比例高達20%,行業洗牌不斷加速。
曾經有媒體統計,2024年,市值排名前100位的A股光伏上市公司總計擁有員工數為611851人,較2023年的756234減少了144383人,同比減少19.09%。行業寒冬之下,裁員、降薪、進行人員優化,似乎已經成為行業常態,部分企業不得不通過大幅縮減人力成本來維持生存。
隨著2025年上半年的光伏行業成績單已經陸續出爐,企業虧損成了普遍現象,數據顯示,138家光伏公司上半年加起來的營收5983.53億,比去年同期少了10.95%;總共賺了31.28億,同比下滑幅度更是高達76.17%;增長放緩、行業內的整合洗牌還在激烈進行。
一邊業績承壓,一邊持續“裁員潮”。從網上披露的數據看,與2024年末相比,2025年上半年21家光伏企業合計縮編1.34萬人,降幅為10.34%。大環境壓力之下,各家企業的日子可謂冷暖不均。
不僅讓國內眾多光伏企業舉步維艱,國際光伏巨頭們也未能幸免,國際光伏巨頭們同樣在這場行業寒冬中掙扎求生,關廠、裁員的消息不絕于耳,曾經的輝煌正被嚴峻的現實所侵蝕。
梅耶博格
歐洲光伏巨頭的隕落
9月9日路透社消息,瑞士SIX交易所因Meyer Burger(梅耶博格)未能按期提交報告,決定將其退市,為這家太陽能制造商動蕩的一年畫上句號。
退市直接原因是梅耶博格未能按期提交2024年年度報告,且問題"尚未解決根本問題"。該公司股票已停牌三個月,雖可上訴,但局面難以逆轉。
進入2025年,壞消息接踵而至,9月1日,其位于德國的兩家工廠業務運營正式停止。在此之前,比特費爾德-沃爾芬工廠的最后一批太陽能電池已下線。由于未能覓得投資者,除少數負責善后事宜的團隊外,近500名員工慘遭解散或解雇。
梅耶博格的衰落源于多重因素,全球太陽能市場供過于求引發的價格戰、亞洲特別是中國競爭對手的超低價沖擊,以及自身戰略誤判。公司在美國的工廠遭遇嚴重超支和工期延誤,關鍵客戶更是取消了5GW的供應協議,成為"致命一擊"。旗下德國子公司已申請破產,美國子公司也進入破產保護程序。梅耶博格的退市被視為歐洲光伏制造業面臨嚴峻挑戰的警示,凸顯了歐洲在全球太陽能競爭中維持戰略自治的困難。
作為歐洲光伏組件的龍頭企業,這一結局令人唏噓,曾經的行業領軍者,如今卻不得不以這樣慘淡的方式落幕。

裁員風暴全球巨頭集體 “砍人”
梅耶博格并非個例,在全球光伏產業競爭日趨激烈、市場供需關系發生深刻變化的大背景下,多家海外光伏企業紛紛陷入困境,2025年“裁員風暴”在全球蔓延……
美國的光伏企業同樣面臨著巨大壓力。2025年8月,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太陽能電池板安裝商PosiGen因資金短缺,宣布解雇166名當地員工,并停止在美國全國范圍內的大部分業務。在政策變動和市場萎縮的雙重打擊下,PosiGen 資金鏈斷裂,難以獲得更多融資,最終陷入困境。
德國的SMA Solar Technology AG作為太陽能逆變器企業的佼佼者,也未能幸免。2025年上半年財報不佳,加速推進重組計劃,全球裁員1100人,德國本土占比達三分之二,重組費用預計1.4億歐元,還調整業務架構削減運營成本 。
2025年6月5日,美國排名前三的太陽能公司Sunnova宣布計劃裁員約55%以嚴格削減運營開支,這將影響約718名員工。6月8日,Sunnova申請破產保護,旨在通過資產出售實現價值最大化。數據顯示,截至破產前,其總債務達84.9億美元。
2025年3月,德國老牌光伏組件制造商Aleo Solar宣布,將逐步關閉其位于勃蘭登堡州普倫茨勞的生產線,此次關閉計劃將直接影響約110名員工。
2025年1月,美國光伏逆變器制造商SolarEdge Technologies宣布將在全球裁員400人,以應對整個行業的低迷。公司預計裁員將為公司每季度節省900萬至1100萬美元開支。這也是SolarEdge在過去近一年內第四次宣布裁員。上一次的裁員是去年11月底,該公司曾宣布舍棄儲能部門聚焦光伏,同時裁員12%(約500人)。
海外光伏企業陷入關廠、裁員困境,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隨著全球光伏產業的快速擴張,產能過剩問題日益凸顯。特別是在歐洲市場,前兩年受能源危機影響,光伏組件等產品過度繁榮,庫存大量累積。而如今市場需求增速放緩,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組件價格大幅下跌,企業利潤空間被嚴重壓縮。歐洲本土光伏制造企業,由于供應鏈成本較高,在價格競爭中處于劣勢,生存面臨嚴峻挑戰。從政策層面看,各國新能源政策的不確定性對光伏企業影響巨大。
曾經被寄予厚望的光伏產業,如今國際巨頭們正深陷困境。這不僅是企業個體的危機,更是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重大挑戰。海外光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重新崛起,必須深刻反思,在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市場拓展以及應對政策變化等方面做出積極調整,否則,這場行業寒冬可能會更加漫長。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