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全面入市,當前峰谷電價機制下,早晚高電價時段促使組件全天候發電性能及綜合發電能力成為提升電站效益的關鍵。行業亟需建立以“組件綜合效率與綜合發電能力”為核心的評價體系,以此推動光伏產品高質量發展,淘汰落后產能,促進產業升級。
一、雙面時代已來,背面將貢獻更多發電量
據第三方機構Infolink預測,2025-2028年,全球雙面組件市占率占比將提升至86-88%。這意味著,未來雙面組件將是市場上絕對的主流產品。且目前市面上,全球眾多客戶都認可了背面發電的價值,在選擇組件產品時普遍會綜合考慮轉換效率和背面率。比如法國電力公司(EDF)、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ACWAPower)以及國內的大唐集團等,訂單交付均明確要求背面率≥80%。

二、TOPCon組件雙面率優勢顯著,背面功率較BC高100W,綜合功率可高13.6W
目前,市場上很多組件雙面率高達80%+,這意味著如果組件正面功率是100W,那么背面發電功率也有80W。據國家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大慶基地)2022年至2024年的組件實證數據,TOPCon組件的戶外實測雙面率為79.09%,而IBC組件的戶外實測雙面率為58.89%。由此可見,相較于IBC組件,TOPCon組件在雙面率方面具有超過20%的顯著優勢。從電池結構來看,BC電池將柵線、電極全部集中于背面,其背面遮擋率(7.5%)遠大于TOPCon(1.8%),進而導致其背面發電不如TOPCon。
目前市面上最新的TOPCon三代組件Tiger Neo 3.0雙面率最高可達90%,N 型BC組件雙面率主流為75%,三代Tiger Neo組件背面功率較BC高100W,計算公式如下:
Tiger Neo3.0 背面功率 = 670*90%??=?604瓦
N型 BC背面功率 = 670*75%=?502.5瓦
所以,在衡量光伏組件發電量的時候,應綜合考慮正面及背面發電貢獻,全面評估光伏組件的綜合發電能力。根據2025年12月大規模產業化產品性能參數看,在雙面發電場景,背面輻照量越高,TOPCon的綜合效率優勢越大。比如沙戈荒場景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地表反射率25-30%,組件背面接受到的輻照超過15%,TOPCon的綜合效率更高,綜合發電增益1.5-2%,具有更大的綜合客戶價值。

未來最新的Tiger Neo3.0和BC的最高正面功率均在670W,而Tiger Neo 3.0由于其出色的雙面率優勢,即便在背面輻照135W/m2的情況下,其組件綜合功率相較于BC高出13.6W,計算公式如下:
Tiger Neo3.0 綜合功率 = 670+670*90%*13.5% ??=?751.4瓦
N型 BC綜合功率 = 670+670*75%*13.5%=?737.8瓦
此外,在高緯度極寒雪地、荒漠隔壁等極端環境,TOPCon高雙面率組件性能也尤為突出。以沙戈荒大基地項目為例,這類項目通常具有較高的地表反射率,一般在25%~30%之間。Tiger Neo 3.0組件憑借其出色的雙面率優勢,可實現1.5%~2%的綜合發電增益。此外,Tiger Neo 3.0組件在第三代技術升級后,功率提升了約20瓦,正面發電量顯著提高。綜合來看,升級后的Tiger Neo 3.0組件不僅在雙面發電性能上表現出色,還能為用戶帶來更多收益,展現出卓越的綜合性能與經濟價值。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