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光伏組件企業發布了2020年度半年報。從各家公布的財報數據看,盡管情況略有不同,但實現盈余的企業仍然占大多數。營收增長是好事,但上半年的組件企業,活得很糾結。
硅料價格上漲快 組件企業壓力大 年初以來,因為硅料報價的基本穩定,多晶硅菜花料價格在3月份短暫下滑后基本穩定在43元/kg。這也是組件企業相對舒心的一段日子。 進入7月以來,因為新疆疫情管控以及2家主要硅料生產企業突發事故造成的供應短缺,以及光伏玻璃、國際銀價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讓多晶硅價格觸底反彈并一路上揚。根據硅業分會的數據,截至上周(8.26—8.30),菜花料報價為66元/kg,致密料報價為94元/kg,較8月初分別上漲26.9%和20.5%。 受硅料和輔材等價格上漲的影響,從7月8日至今,多晶組件平均報價穩定在1.26元/W,而單晶組件漲幅較快。根據報價,單晶355-365W/425-435W功率段組件價格由1.45元/瓦漲至上周的1.59元/W,漲幅為9.6%,最高報價已經來到1.7元/W;單晶325-335W/395-405W功率段組價價格由1.44元/W漲至1.54元/W,漲幅6.9%,最高報價為1.68元/W。 組件價格的持續上漲給組件企業、電站業主帶來了巨大壓力,甚至上游硅片企業的每一個細微舉動,都讓組件企業風聲鶴唳。以晶科能源副總裁錢晶為代表的一批業內人士,甚至不得不為此事專門發聲。 從7月份大唐、三峽等大型光伏組件集采中標結果來看,440W+組件最低中標價格區間在1.34-1.49元/W。8月26日中廣核兩個標段組件采購公布結果,價格分別為1.54和1.55元/W,盡管較之前有所上漲,但仍與企業當初的低報價差距明顯。 一邊叫苦壓力大 一邊制造新需求 市場經濟下,供需決定價格。既然上游硅料一直漲價,作為下游的組件企業,完全可以聯合起來抵制,但讓人很困惑的一點是,組件企業不僅沒有抵制,反而都在紛紛擴大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進入2020年以來,晶科投資350億,隆基投資287.85億,東方日升286億,通威投資235億,晶澳投資123.3億,五家投資合計1282.15億,占總投資2155.87億的中59.47%,占總投資額近60%。且這些企業均投資上下游及相關產業,晶科投資電池片和組件,隆基投資硅棒、電池片、組件和邊框,晶澳投資晶棒、電池片和組件,通威投資晶硅和電池片,東方日升投資電池片和組件。 在這份投資清單中,投資總額近2156億元,組件產能擴產幅度最大,擴產投資總額達1074.33億,占總投資超過一半。僅擴產的組件總產能就已經超過220GW,這還不包括最近加入的山煤國際、鈞石能源等等。 產能決定一切 瘋狂擴張矛盾又無奈 一邊對于上游的漲價壓力叫苦不迭,一邊又在瘋狂擴產制造新的需求,組件企業為何活得如此糾結? “光伏行業發展速度太快!在差異化的競爭環境里,企業只有不斷地投資建設、擴大優質產能規模、提升市場份額,才能始終保證自身處于行業領先位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一個工廠的成本是1,但兩個工廠的成本卻不是1+1,有可能只是1.8甚至更低。 “隨著資源的集約、產能的擴大,產業化優勢就會越明顯,企業的生產成本越低,也越具競爭力。”該業內人士說道。 “組件企業看似在瘋狂的擴張,但產能總量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此輪擴張,更多的是淘汰落后產能。”賽拉弗光伏系統有限公司總裁李綱表示,近兩年組件尺寸的頻繁變動,讓新技術沒有消化時間,很多生產設備還沒有收回成本就被淘汰了,瘋狂擴張的組件企業中,有一部分也是為了不被行業淘汰的無奈之舉。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