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永清環保(300187.SZ)發布2019年半年度報告,實現營業收入約3.70億元,同比下降4.3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2936.34萬元,同比增長56.1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2220.79萬元,同比增長17.86%;基本每股收益0.0456元。
報告期內,公司在新組建的以馬銘鋒先生為代表的管理團隊帶領下,公司戰略調整穩步進行,根據對環保市場長期發展趨勢的判斷,在工程加運營雙驅動的發展思路下,聚焦環保主業,調整現有業務結構,強化核心業務發展。
1.土壤修復業務持續穩定發展,牽頭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永清環保是全國第一批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重點推廣示范單位,也是國內第一家全產業鏈的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服務提供商。公司的土壤修復業務受益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正式實施和中央財政對污染防治政策支持紅利,使得土壤修復進入快速發展期。由永清環保作為牽頭單位申報的“中南有色金屬冶煉場地綜合防控及再開發安全利用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項目”通過科技部評審,獲批立項,這是對公司科研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再度肯定;同時,在2019年7月永清環保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入選生態環境部“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業務布局,并在雄安新區、江蘇、浙江、甘肅各省市地區斬獲多項優質訂單。
2.固廢處置全產業鏈逐步完善、業績增長可期
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已全資擁有2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參股長沙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并擁有前端垃圾清運收運項目共5個,目前均已投產運營,其中長沙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公司處置規模為5100噸/日,為我國目前單體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018年度,公司先后收購云南、甘肅兩地收購省級危廢處置中心,初步完成固廢處置全產業鏈布局。報告期內,衡陽、新余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處置規模合計1600噸/日,合計實現收入6952.61萬元,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保證;此外,衡陽生活垃圾發電廠二期擴建工作正有序推進,二期項目是在衡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項目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將建設為日處理垃圾500噸的生產線,預計將于2020年上半年投產運營;云南大地豐源危廢處置項目穩定運行;甘肅危廢處置項目處于基建過程中,力爭2019年底投產,預計未來將給公司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3.環境咨詢業務全面升級,多遠化發展適應行業變局
由于固定資產投資的減少,新建項目相對較少,傳統環評業務數量有所下滑,同時由于分類管理名錄的修訂、環評審批權限的進一步下放,單體環評項目的金額有所降低。傳統環評業務面臨較大的市場擴展的壓力。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公司積極開拓業務,以北京、上海、長沙三地為支撐點,進行資源和人才的優化配置,實現了環境咨詢業務的全面升級。同時,公司基于自身環保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戰略,推動環境咨詢業務向以包括環保管家服務、場地調查、環境規劃等業務模式的多元化方向快速切換,促進環境咨詢與公司其他業務協同發展,助力公司成為國家級環境問題解決中心。
4.非電領域煙氣治理、新能源業務保持穩定發展
在報告期內,公司多個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量達到46.47MW穩定運營,新能源光伏發電共計1630.53萬度,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來源。
報告期內,公司在新組建的以馬銘鋒先生為代表的管理團隊帶領下,公司戰略調整穩步進行,根據對環保市場長期發展趨勢的判斷,在工程加運營雙驅動的發展思路下,聚焦環保主業,調整現有業務結構,強化核心業務發展。
1.土壤修復業務持續穩定發展,牽頭國家重點研發專項
永清環保是全國第一批土壤重金屬修復技術重點推廣示范單位,也是國內第一家全產業鏈的重金屬污染耕地修復服務提供商。公司的土壤修復業務受益于土壤污染防治的正式實施和中央財政對污染防治政策支持紅利,使得土壤修復進入快速發展期。由永清環保作為牽頭單位申報的“中南有色金屬冶煉場地綜合防控及再開發安全利用技術研發與集成示范項目”通過科技部評審,獲批立項,這是對公司科研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的再度肯定;同時,在2019年7月永清環保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入選生態環境部“綠色‘一帶一路’技術儲備庫”;公司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業務布局,并在雄安新區、江蘇、浙江、甘肅各省市地區斬獲多項優質訂單。
2.固廢處置全產業鏈逐步完善、業績增長可期
截止報告期末,公司已全資擁有2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參股長沙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并擁有前端垃圾清運收運項目共5個,目前均已投產運營,其中長沙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公司處置規模為5100噸/日,為我國目前單體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2018年度,公司先后收購云南、甘肅兩地收購省級危廢處置中心,初步完成固廢處置全產業鏈布局。報告期內,衡陽、新余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垃圾處置規模合計1600噸/日,合計實現收入6952.61萬元,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保證;此外,衡陽生活垃圾發電廠二期擴建工作正有序推進,二期項目是在衡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項目的基礎上進行擴建,將建設為日處理垃圾500噸的生產線,預計將于2020年上半年投產運營;云南大地豐源危廢處置項目穩定運行;甘肅危廢處置項目處于基建過程中,力爭2019年底投產,預計未來將給公司業績帶來積極影響。
3.環境咨詢業務全面升級,多遠化發展適應行業變局
由于固定資產投資的減少,新建項目相對較少,傳統環評業務數量有所下滑,同時由于分類管理名錄的修訂、環評審批權限的進一步下放,單體環評項目的金額有所降低。傳統環評業務面臨較大的市場擴展的壓力。面對宏觀環境的變化,公司積極開拓業務,以北京、上海、長沙三地為支撐點,進行資源和人才的優化配置,實現了環境咨詢業務的全面升級。同時,公司基于自身環保行業全產業鏈布局的戰略,推動環境咨詢業務向以包括環保管家服務、場地調查、環境規劃等業務模式的多元化方向快速切換,促進環境咨詢與公司其他業務協同發展,助力公司成為國家級環境問題解決中心。
4.非電領域煙氣治理、新能源業務保持穩定發展
在報告期內,公司多個光伏發電項目總裝機量達到46.47MW穩定運營,新能源光伏發電共計1630.53萬度,成為公司業績的重要來源。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