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華電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成為A股市場最大的新能源上市企業和中國華電旗下第一家千億市值上市公司,創近五年百億以上主板IPO新高。
近日,有消息傳來,有一家電網公司也正在籌劃上市,或許資本市場又將新增一家能源巨無霸!
那么究竟是哪家電網公司呢?說到電網大多數人第一印象就是國家電網,其實在中國具有影響力的供電網有3家,分別是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蒙西電網。
當前,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共有11家公司上市。而前幾天,蒙西電網的領導分別與上交所、深交所會見,透露了籌劃儲能、信息化板塊上市的戰略規劃。
計劃啟動IPO 拆分上市
2025年5月28日,內蒙古電力集團發布《2025-2028年資本運作(IPO業務)法律服務詢比采購公告》,明確計劃啟動IPO,并擬采購法律服務,服務期限為三年,最高限價300萬元。 該公告標志著其正式進入IPO籌備階段,若成功上市,將成為A股“省級電網第一股”。

據悉,內蒙古電力集團計劃分拆儲能業務和信息化業務板塊獨立上市。 2025年6月成立的內蒙古電力集團電網儲能有限責任公司,或成為儲能板塊上市主體。 此外,集團還積極推動抽水蓄能資產通過公募REITs等工具上市,并與滬深交易所探討綠色債券、REITs等融資合作。 2025年計劃在上交所分兩期發行不超過30億元公司債券(含科創債和綠色科創債),用于償債及新能源項目建設。

8月4日,內蒙古電力集團董事長張海峰與到訪的上交所副總經理苑多然一行舉行座談。苑多然表示,希望雙方在綠色債券、公募REITs等領域深化合作,豐富融資渠道,提高融資效率,降低融資成本。
8月5日,內蒙古電力集團董事長張海峰與到訪的深交所副總經理李鳴鐘一行舉行座談。張海峰表示,內蒙古電力集團正積極籌備抽水蓄能資產上市,希望通過雙方合作,推動綠色金融、基礎設施REITs等融資工具落地。 李鳴鐘分析了IPO和REITs兩種資本運作工具優勢及特點。他表示,深交所將全力支持內蒙古電力集團走向資本市場,提供精細化服務保障和專業化參考報告,希望雙方在綠色金融、科創債券等領域深化交流合作。 除了與滬深交易所的互動,內蒙古電力集團此前還就發行REITs相關事宜與部分金融機構進行溝通。
內蒙古電力集團擁有獨立電網,沙戈荒大基地建設為儲能項目提供了發展空間,抽水蓄能作為重要的儲能方式,為內蒙古電力集團發行REITs提供了良好的時機優勢
2025年2月,內蒙古電力集團董事長張海峰與中銀基金董事長章硯座談時表示,抽水蓄能作為重要的儲能方式,為發行REITs提供了有力的資源支撐,希望雙方深化合作,靈活運用REITs等金融工具。
兩大巨頭夾擊,蒙西電網仍迅猛發展
數據顯示,國家電網當前覆蓋區域包括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南方電網覆蓋區域為廣東、廣西、云南、海南、貴州5省。而蒙西電網,僅覆蓋內蒙古西部的8個盟市。
如今,國家電網旗下共有 8 家上市公司,分別為國電南瑞、許繼電氣、平高電氣、國網信通、國網英大、明星電力、西昌電力和涪陵電力;南方電網旗下有 3 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南網儲能、南網能源和南網科技。而蒙西電網旗下暫時還沒有上市公司。
那么在強大的兩大電網之外,蒙西電網究竟是如何發展壯大的?
蒙西電網的發展可追溯于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國家電力公司被拆分為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兩大電網,以及五大發電集團,此時的內蒙古電力集團,也就是蒙西電網的前身,規模小且負債多,由于國家電網和內蒙古自治區政府由于收購價格沒談攏,導致國家電網放棄收購。

但2004年全國性電荒后,內蒙古電力集團憑借本地豐富的煤炭資源迅速崛起,成為電力新秀,再后來隨著風能、光能的大規模運用,內蒙古電力集團突飛猛進,甚至電價比其他地方便宜。
可是慢慢的出現問題了,面對日益增多的電,內蒙無法自行消化,只能借助國家電網的線路進行外銷。于是,2009年,內蒙古又開始和國家電網進行談判,最終與國家電網達成妥協,國家電網通過劃走蒙東四市電網獲得電力外送主導權,而蒙西電網保留獨立運營權。
蒙西電網劃走了四市,卻依舊干勁滿滿。 2010年,蒙西電網建立了全國首個電力市場,率先走上電力市場化道路;2015年,蒙西又率先推出新能源與火電打捆交易模式,新能源消納實現市場化,為國家新能源發展提供了成功范例。

2002年,蒙西電網的裝機容量只有5.3GW,到了2012年就翻了8倍。截至今年5月底,內蒙古自治區的新能源總裝機已達到14309萬千瓦,占電力總裝機的52%,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地位。
截至2024年底,蒙西電網全年售電量完成3140.38 億千瓦時,全網最大供電負荷突破4887萬千瓦,資產總額達到1480億元,營業收入1216.76億元,位列中國企業500強第220位、中國服務企業500強第75位。
據統計,2025年3月上旬,蒙西電網新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比重首次突破50%,達51.97%,相當于每使用10千瓦時電量,就有超過一半的電量來自于風電、光伏發電等綠色能源。
裝機近2億千瓦 蒙西電網未來增長空間在哪?
業績不斷增長,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實現資產證券化,對蒙西電網意義重大,但要想得到資本市場的認可,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兒。
那么蒙西電網的利潤增長空間在哪里?從電量基礎上看,根據規劃到2030年,蒙西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達2億千瓦左右,是我國風光資源 “富礦”。鄂爾多斯、巴彥淖爾等區域的風電可開發量超 10 億千瓦,光伏可開發量超 5 億千瓦。當前蒙西新能源裝機已超 1.2 億千瓦,但受限于電網消納能力,部分時段棄風棄光率仍有優化空間。
其未來增長空間包括電網靈活性改造方面,通過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如呼和浩特抽水蓄能項目)、新型儲能(鋰電池、壓縮空氣儲能),提升電網對間歇性新能源的接納能力。

源網荷儲一體化方面,推動新能源項目與煤礦、高耗能企業(電解鋁、煤化工)聯動,形成 “新能源發電 + 本地消納” 閉環(例如,鄂爾多斯的光伏項目直接為當地電解鋁企業供電,降低棄光率)。跨省跨區輸電通道擴容等,依托已建成的 “蒙西 - 天津南”“蒙西 - 晉中” 特高壓通道,進一步規劃向華北、華東負荷中心的輸電線路。
同時,蒙西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聚集了很多高耗能產業,且正加速向 “綠色化” 轉型。這一過程將催生新的用電需求,比如,煤化工企業配套光伏制氫,包頭晶硅光伏產業集群等。
蒙西電網當前以傳統輸電網絡為主,智能化水平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增長將聚焦 “數字電網” 建設,如跨省現貨交易、綠電交易與碳資產聯動,虛擬電廠運營等。
作為作為區域型電網企業,蒙西電網若上市,可從資本運作、治理優化、業務擴張等多維度獲益。
電網建設需巨額資金。當前蒙西電網主要依賴銀行貸款,融資成本較高。上市后可通過股權融資(IPO、定增)降低負債,同時借助債券市場發行綠色債,預計每年可減少財務費用超10億。
分拆優質業務先行上市,逐步推動整體資產證券化,平衡公益屬性與市場化發展,是蒙西電網當前不錯的選擇。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