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昨天,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眾多媒體面前宣布,我國要強力啟動光伏發電市場。但是要在國內大力發展光伏發電仍有多個瓶頸有待突破,光伏發電的上網問題依舊無法解決。因此,盡快出臺國內光伏上網標桿電價是推動國內整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硬道理”。
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如果說利用太陽能是人類的夢想,那么太陽能電池就是通往這個夢想的橋梁。昨天,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在眾多媒體面前宣布,我國要強力啟動光伏發電市場。
去過山東德州經濟開發區的人都會記住一座特殊的建筑日月壇微排大廈。它的特別之處不僅僅在于類似半個日晷的建筑主體,更在于它是全球最大的太陽能辦公大樓。大廈工程師魯秀驕傲地告訴我們整個建筑處處都滲透著節能環保的構思:
魯秀:“這個“日月壇微排大廈”運用了三十多項國際、國內先進技術,建筑節能率達到88%以上?!?/FONT>
在大廈運用的眾多技術中,其中有一種叫做光伏發電,也就是把利用特殊的材料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日月壇里的人們所享用的電能一部分就是來自于貼在建筑外立面上的太陽能電池。從現在開始包括山東德州經濟開發區在內的13個經濟開發區將成為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在這里,太陽能電池將登上建筑的屋頂墻面,收集太陽能,為建筑本身提供電能。作為活動的主導方,財政部副部長張少春解釋說:
“這是一個強有力的信號,我們要強有力的啟動國內市場,使得光伏發電在全國能源供應中的份額大幅提高。”
強烈的信號不僅來自示范區的設立,同樣來自一批光伏發電關鍵設備中標企業的誕生。我國的光伏電池產量占全球的40%,居世界首位,然而這些電池95%出口國外。為了吸引企業關注國內市場,中央財政給予他們一定的補貼或優惠政策。
張少春:“給企業一個信號,讓他們知道將來有大希望、大容量的市場是在國內的。”
作為中標企業,英利能源集團銷售公司副經理張哲坦言,英利集團90%以上的銷量面向海外,在獲得國家補貼及相關政策支持后,其國內的業務必然劇增。
張哲:明年肯定要超過10%了,現在不到5%、6%,現在肯定要超過10%了。
仇保興:如果我們國家把10%的屋頂裝上太陽能光板,我們就能再造一個三峽。
100個億對于光伏這個新興產業來說其實并不算高,但決策層把他看做新產業的催化劑,希望通過小資金帶動大資金,最終帶動整個行業的的發展,從而形成規模產業從而降低成本。使我國不僅成為光伏制造大國,也成為光伏研發和應用大國。
早在兩年前我國就開始啟動對光伏發電的財政支持,此次的強力啟動與以往有何不同?至今光伏上網標桿電價一直懸而未決,原因何在呢?光伏電池原料多晶硅的環境成本高昂,我們又該何去何從呢?
前一段時間有關光伏電池原料多晶硅產能過剩的報道不絕于耳。業內眾多專家都認為更多得是金融危機造成的,隨著全球經濟回暖,過剩也就變身為供不應求。然而在一個問題上達成了驚人的一致,那就是要盡快扭轉我國為太陽能電池大量出口的局面。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解釋說:
林伯強:國外生產的環境成本比你高得多,生產多晶硅是個很污染的過程,我們環境標準比較低,很多東西我們這里能生產,國外是不允許生產的,他賺的就是這個環境成本嘛。
中國能源信息網信息總監韓曉平則更直接的認為多晶硅是高耗能產業,要將光伏電池為我所用。
韓曉平:多晶硅某種程度上還是高耗能產業,如果它不能為我所用,供應到國際市場上的話,我們把污染留給自己,把耗能留給自己,把藍天給別人。一方面我們通過市場提高產能,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把我們自己的使用搞好,只有中國更多的使用這樣的技術,我們成本降下來了,同時我們可以少部分出口,然后吸引國外的先進技術進來,節能減排才能成為一個事業。
要在國內大力發展光伏發電仍有多個瓶頸有待突破。當下,在我國補貼后的光伏電能每度電的成本在8毛左右,與工商企業用電價格基本持平。然而光伏發電的上網問題依舊無法解決。林伯強從技術層面分析了問題所在:
林伯強:太陽能都是在西部在西北,離負荷中心比較遠,所以它今后并網還是一個大問題,主要還是成本問題,它成本相當高,對電網穩定性影響很大,太陽說來就來,太陽說不來就不來,你說影響大不大。
韓曉平卻認為技術不是問題。因為同樣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包括一些發展中國家都已經被解決了:

如遇本文系為網絡轉載到本站發表,圖片或文章有版權問題的請聯系客服確認后會立即刪除文章。
如遇本文系作者授權本站發表,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結束END--
有問題投稿請發送至: 郵箱/news@21xny.com QQ/35845245
本文標題: 財政部強力啟動太陽能光伏發電 仍有瓶頸有待突破
本文鏈接: http://www.langtiankeji.cn/news/show-14885.html (轉載時請保留)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