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介紹2025年前三季度進出口情況。其中提到,我國電動汽車自主品牌前三季度達到59.5%,顯著提升。
原文如下: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出口有效應對多方面的壓力和挑戰,保持了良好增長態勢,前三季度增速超過了7%,連續8個季度保持了增長。初步分析來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拉動因素。
一是我國的產業體系完備筑牢了增長的基礎。我國產業規模大、工業門類全、配套能力強,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一環”。從全球貿易數據看,我國工業制品出口份額自2008年起就穩居全球首位,近年來占比均接近兩成。從海關統計數據看,我國制造業出口已連續8年增長,今年前三季度繼續增長7.1%,其中專用設備制造業、汽車制造業、儀器儀表制造業等行業的相關產品出口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二是創新水平的提升激發了增長潛能。隨著我國制造業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品競相涌現。前三季度,我國出口高技術產品3.75萬億元,增長了11.9%,對同期整體出口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成。其中,出口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增長25.5%。最近,我們出口了一座價值近150億元的液化天然氣生產平臺,年產能可以支撐一個千萬人口的城市居民生活用氣的需求。科技創新驅動品牌建設,近年來我國電動汽車、農業機械等出口中,自主品牌的占比逐年提升,今年前三季度分別達到了59.5%和40.2%,較去年同期都有明顯的提升。
三是適配市場需求拓展了增長空間。越來越多的企業緊跟國際市場的需求變化,積極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定制化的解決方案。比如,我們的企業推出了隨心所“移”的分體式空調,室內、室外機都可以靈活安裝,這樣的產品適應了歐洲市場的建筑和氣候特點,帶動了前三季度我國對歐洲出口空調增長了超過兩成。又比如,針對熱帶多雨地區,我們的企業研制了實時追蹤陽光軌跡的太陽能路燈,發電效率大幅度提升。前三季度,我國對約8成的貿易伙伴出口實現增長。
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逆流”,多個國際組織指出全球經濟前景面臨重大風險,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成為制約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但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我國是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的重要力量,國內存量和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廣大外貿企業繼續以高質量的供給適配國際市場的需求,這些都將為我國出口不斷注入新的動能。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