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上海市黃浦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關于印發《黃浦區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含循環經濟)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文件明確,聚焦2025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8500千瓦目標,加強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在立項審批源頭把關,落實新建建筑屋頂光伏安裝比例,按照“同步實施、能建盡建”原則推進。針對既有建筑,整域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探索應用智能光伏產品,試點建設光伏一體化項目。加強光伏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應急預案。
原文如下:
關于印發《黃浦區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含循環經濟)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黃發改委辦〔2025〕23號
各有關單位:
現將《黃浦區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含循環經濟)重點工作安排》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落實。
附件:《黃浦區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含循環經濟)重點工作安排》.pdf
黃浦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5年9月24日
附件:
黃浦區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含循環經濟)重點工作安排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黃浦區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和生態文明思想,以國家碳達峰試點為引領,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努力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現將2025年碳達峰碳中和及節能減排(含循環經濟)工作安排如下:
一、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
黃浦區2025年節能減排目標為:單位增加值能耗力爭下降1.3%以上,能源消費總量同比增幅不超過3.5%,落實綠證與能耗雙控銜接,努力完成“十四五”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3.5%的目標。主要污染物減排量完成市下達目標。
二、推進重點行業領域節能降碳
(一)推動新建建筑綠色發展
嚴格落實新建建筑綠色低碳標準。以綠色低碳發展理念指導區域地塊開發、建設項目的規劃及方案編制。全面執行國家及本市節能設計標準,推進超低能耗建筑建設。推動綠色施工,強化BIM等智能化技術應用,逐步擴大綠色建材應用類別和應用比例。
(二)深化既有建筑綠色轉型
推進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落實大規模設備更新有關政策,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推進熱泵機組、照明等更新升級。持續推進整樓裝修項目落實節能改造措施,加強節能率超過15%的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的培育和監管。有序推進能源(碳)審計工作,引導區內高能耗樓宇實施節能改造,鼓勵業主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加強既有建筑的運行管理,開展建筑節能督查檢查,推進公共建筑運行調適制度的建立。開展樓宇設備能效對標,建立并更新節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設備更新項目清單。推動更多建設項目申請綠色建筑運行標識。
(三)推進工業領域低碳發展
完成市下達的工業產值能耗下降目標,推進工業能耗占總能耗比重下降,加強重點工業用能單位的雙碳管理,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工藝,深挖存量企業節能潛力,堅決遏制“兩高”項目,實現工業領域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四)推動綠色低碳經濟發展
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經濟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實施綠色低碳先進技術工程,鼓勵企業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和產品研發,培育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新增長點。重點引導零售、餐飲、旅游等領域綠色消費轉型,宣傳綠色消費理念,鼓勵開展綠色產品等專場展銷活動。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依托外灘金融集聚帶優勢加快綠色金融發展,營造創新、活力的綠色金融市場氛圍。
(五)推進交通領域綠色提升
推進慢行交通建設,創建董家渡慢行精品區,完成3個慢行空間項目、4個慢行設施品質項目。加快建設電動汽車充放電網絡,推進公交等車輛電動化。推進新建及既有停車場配建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建設安裝條件。推動第五批市級電動汽車充電樁示范小區建設,新建公共及專用充電樁200個,建設1個以上市級充電樁示范小區。
(六)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聚焦2025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8500千瓦目標,加強建設任務分解落實。在立項審批源頭把關,落實新建建筑屋頂光伏安裝比例,按照“同步實施、能建盡建”原則推進。針對既有建筑,整域推進分布式光伏建設。探索應用智能光伏產品,試點建設光伏一體化項目。加強光伏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應急預案。
(七)深化公共機構節能低碳
嚴格落實對公共機構節能目標責任評價,加強公共機構能耗數據網上直報并開展能耗公示。落實公共機構節能改造,推動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工作。推進公共機構資源回收利用工作,打造低碳公共機構建筑節能示范標桿。
(八)落實碳匯領域重點項目
完成2座口袋公園,推動黃浦文化中心等機關、企事業單位附屬綠地對社會開放共享,完成2個美麗街區創建。持續擴展綠色空間,完成各類綠化4.4萬平方米。
(九)推動資源節約和循環經濟發展
推進“兩新”工作,落實消費以舊換新補貼。推進塑料污染治理和源頭減量,推動回收、利用和處置,著力推動重點領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聚焦重點領域和環節形成糧食節約長效機制。優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加強建筑等領域廢棄物循環利用,提高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
(十)完善能耗在線監測系統
推進一批既有建筑的分項計量安裝,并納入能耗在線監測系統,不斷提升樓宇能耗監測數據質量的優良率。推進250幢左右樓宇分項計量維保工作。開展新建建筑的水電氣及光伏可再生能源等分項計量監測系統驗收。
(十一)推進節能技術成果轉化
鼓勵企業加大節能降耗及循環經濟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投入。聚焦區內企業綠色低碳新產品及技術的研發、推廣應用。組織企業參加市、區節能降耗及循環經濟項目成果推廣或對接會。推動對節能降碳及循環經濟新技術等的扶持。培育和引進一批節能低碳和新能源研究機構。
(十二)倡導綠色低碳全民參與
持續開展全國生態日等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參與上海國際碳中和博覽會。開展延中綠地碳中和及生物多樣性科普示范園(二期)建設。加強空調節能使用和減少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等宣傳力度,引導居民踐行綠色消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推動區域內大型會議、展會、賽事、演藝等活動碳中和示范。
(十三)組織雙碳交流合作
協助舉辦ESG全球領導者大會等高標準高水平國際會議,借鑒和引入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加大可持續發展宣傳。搭建節能低碳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鼓勵國內外節能低碳領域開展交流合作。
三、加強碳達峰碳中和管理與示范
(一)完善雙碳體制機制建設
強化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引領,探索碳排放雙控管理制度,發布可再生能源發展行動方案等文件,形成完整的“1+1+N”雙碳政策體系,并貫徹落實文件要求,全面推進黃浦區綠色低碳發展。研究區域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二)擴大雙碳平臺應用場景
完善平臺碳排放數據收集、匯總和分析及場景建設,建立碳效碼信息庫和待改造樓宇設備、待調適樓宇能源管理系統信息庫,深化碳普惠平臺建設,加強平臺運行保障和日常維護。
(三)推動區域雙碳試點示范創建
積極推進國家碳達峰試點。深化4個市級碳達峰碳中和示范區建設,推進南京路步行街商業建筑碳效提升示范項目,加快中央科創區數字化綠色化轉型發展。
(四)打造綠色低碳轉型應用場景
進一步擴大虛擬電廠示范應用場景和主體范圍,新增10幢左右商業建筑自動需求響應建設,建成覆蓋250棟商業樓宇具有100兆瓦容量的商業建筑虛擬電廠。試點推廣電力需求側管理在居住建筑的應用。推進新世界大丸百貨等創建能效“領跑者”。
(五)構建黃浦碳效評價示范體系
制定區公共建筑碳效管理辦法,按照區公共建筑碳效評價導則要求,對辦公、商場和星級飯店等典型建筑進行碳效水平評價和示范應用,推動碳效評價的落地實施。
(六)推動特色產品碳足跡試點
推進制定產品碳足跡企業、團體或地方標準,結合老字號品牌開展快消品碳足跡認證。推動區公共機構、國企率先建立綠色低碳采購管理制度。鼓勵本區相關行業協會等參與碳足跡相關交流合作,推進碳足跡標準國際國內銜接互認。推進綠色低碳供應鏈體系建設。
四、加強碳達峰碳中和基礎能力
完善區級重點用能和排放單位節能降碳管理,推進重點樓宇和用能單位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變,推動能耗和碳排放考核評價實行協同管理、協同分解。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碳排放評價。將綠電綠證納入重點用能單位目標評價。完善黃浦區重點用能和排放單位管理平臺,推進企業能源、碳排放和重點用能設備數據填報。對黨政干部、國有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等開展碳達峰碳中和教育培訓。對重點用能和排放單位、公共機構開展以電力需求側管理等為主題的專項培訓。有序推進區“十五五”節能低碳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