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江蘇飛達集團2條鉆頭生產線滿負荷生產,當天該企業最高用電負荷達15萬千瓦,領跑丹陽地區大用戶企業,這樣優秀的成績得益于鎮江地區電網側儲能電站的投運。
“幸好供電公司投運了全球最大規模儲能電站。7月中旬以來,企業日供電量保持在240萬千瓦時,生產流水線用電無憂,滿足了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談起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江蘇飛達集團電氣生產部總監朱偉彥不停稱贊。該集團是全球最大鉆頭工具生產企業,年產量高達320萬噸,產品80%出口歐美各國。夏季正是鉆頭生產旺季,產品供不應求。但朱偉彥聽說今夏鎮江東部地區存在電力缺口,總擔心企業生產用電受限,電網側儲能電站解決了他這方面的擔憂。
今年,鎮江東部地區用電負荷預計達240萬千瓦。鎮江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張大林介紹,通過500千伏訪仙變提供160萬千瓦負荷,調整線路運行方式轉移20萬千瓦負荷,省調安排從訪晉分區調配45萬千瓦負荷,剩余負荷由電網側儲能電站供應。“若沒有儲能電站支撐,一旦發生缺電,首先要力保居民用電,大用戶企業只能采取錯峰運行方式,勢必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以江蘇飛達集團為例,儲能電站發電后負荷分配至220千伏金鳳變,再通過電網傳輸至企業,避免了錯峰運行帶來的影響。”張大林說。
自7月18日,鎮江東部地區總功率10.1萬千瓦、總容量20.2萬千瓦時電網側儲能電站投運以來,根據鎮江東部地區負荷特點,該儲能系統采用常規“兩充兩放”模式參與到電網運行中,即每天在用電低谷時段2時至6時及11時30分至13時進行充電、用電高峰時段10時至11時及20時45分至22時15分完成放電,滿足用電高峰時期調峰需要。
“目前,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運行‘滿月’,在電網供電缺額情況下發揮了電源作用,也為線路突發性故障,電網安全運行提供了后備保障。運行一個多月以來,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最大充電功率9.363萬千瓦,最大放電功率9.845萬千瓦(除去儲能電站照明和空調負荷),累計完成充電59次,放電62次,保障了鎮江東部用電高峰電力需求。”鎮江供電公司運營監測中心副主任陳永明表示。
“幸好供電公司投運了全球最大規模儲能電站。7月中旬以來,企業日供電量保持在240萬千瓦時,生產流水線用電無憂,滿足了企業生產經營需要。”談起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江蘇飛達集團電氣生產部總監朱偉彥不停稱贊。該集團是全球最大鉆頭工具生產企業,年產量高達320萬噸,產品80%出口歐美各國。夏季正是鉆頭生產旺季,產品供不應求。但朱偉彥聽說今夏鎮江東部地區存在電力缺口,總擔心企業生產用電受限,電網側儲能電站解決了他這方面的擔憂。
今年,鎮江東部地區用電負荷預計達240萬千瓦。鎮江供電公司電力調控中心副主任張大林介紹,通過500千伏訪仙變提供160萬千瓦負荷,調整線路運行方式轉移20萬千瓦負荷,省調安排從訪晉分區調配45萬千瓦負荷,剩余負荷由電網側儲能電站供應。“若沒有儲能電站支撐,一旦發生缺電,首先要力保居民用電,大用戶企業只能采取錯峰運行方式,勢必給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失。以江蘇飛達集團為例,儲能電站發電后負荷分配至220千伏金鳳變,再通過電網傳輸至企業,避免了錯峰運行帶來的影響。”張大林說。
自7月18日,鎮江東部地區總功率10.1萬千瓦、總容量20.2萬千瓦時電網側儲能電站投運以來,根據鎮江東部地區負荷特點,該儲能系統采用常規“兩充兩放”模式參與到電網運行中,即每天在用電低谷時段2時至6時及11時30分至13時進行充電、用電高峰時段10時至11時及20時45分至22時15分完成放電,滿足用電高峰時期調峰需要。
“目前,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運行‘滿月’,在電網供電缺額情況下發揮了電源作用,也為線路突發性故障,電網安全運行提供了后備保障。運行一個多月以來,鎮江電網側儲能電站最大充電功率9.363萬千瓦,最大放電功率9.845萬千瓦(除去儲能電站照明和空調負荷),累計完成充電59次,放電62次,保障了鎮江東部用電高峰電力需求。”鎮江供電公司運營監測中心副主任陳永明表示。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