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季許多太陽能光伏大廠紛紛實現盈利,阿特斯也不例外,阿特斯在2Q13由于較高的外匯損失,凈虧損US$1,260萬,毛利潤率為12.8%,離盈利只差一步之遙。在第三季則實現了凈利潤US$2,769萬,毛利潤率為20.4%,甚至超過該公司的預期,成為中國太陽能企業中利潤最高的企業。
中國太陽能廠商3Q13凈利(損)及毛利潤比較:



Source:已公布3Q13財報中國廠商 / EnergyTrend整理
第三季的凈營收為US$4.9億,較上季的US$3.8億,增長29.1%,資產負債比為83.8%,流動比率為0.97,速動比率為0.84,財務狀況大致與上季持平。
該公司在第三季終于能實現扭虧主要得益于整體解決方案業務的拉動,整體解決方案營收占總營收的比例由2Q13的26%增長到3Q13的41%。
在整體解決方案業務營收占比提升的狀況下實現盈利,反映出阿特斯從組件制造商向一站式太陽能電力解決商的轉變中取得的成效。
先來關注一下該公司在整體解決方案這一模塊都取得了哪些成績:
阿特斯繼Q2將10MW Brockville1專案出售給TransCanada公司之后,第三季又將價值CAD$9500萬的2個加拿大公用事業級光伏電站出售給該公司;與BlackRock簽署了出售2個共計20MW AC電站的協定,價值CAD$1.2億;上季財報中提到的為Samsung建設位于安大略的130DC的電站,在第三季已開建,該專案預計將為阿特斯帶來CAD3.1億的營收。
分市場來看,在加拿大已經積累的后期階段專案和獲得EPC合約的專案目前達到500MW,這些專案建成并網后,營收預計超過CAD$17億;在日本取得的成績尤其明顯,在Q2,單單日本住宅系統元件業務占整體解決方案營收的40%,被批準和處于后期階段的專案為166MW,Q3則增長到278MW,并且所有專案都有FIT政策支持,具備營收保障,阿特斯準備在2014年年初開始建設首個電站;在美國,阿特斯在Q3完成了3個共計35MW專案的建設,并且在第三季末,美國的公用事業級管道專案達198MW;在中國市場的專案業務則稍有遜色,在第三季末的管道專案為40MW,然而阿特斯于近日與云南沾益縣簽訂了200MW光伏電站協定,隨著中國市場轉好,預計阿特斯也會將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在國內專案上。
再來看該公司的另一業務模塊:組件業務
阿特斯Q3組件發貨量為478MW,前兩季的發貨量分別為340MW和455MW,呈遞增趨勢,這同時反映出今年前三季市場的總體需求也呈遞增態勢,同樣是由今年最火熱的三個市場:美國、日本和中國市場所拉動。其中,阿特斯已經在日本建立起品牌知名度,該公司預計對日本的全年發貨量將超過500MW,將占據日本市場8%-9%的市場份額。
阿特斯預計Q4發貨量在480-500MW,目標市場為日本、中國、加拿大、美國和亞洲其他新興市場。并且將2013年全年組件的發貨量由之前的1.6-1.8GW調整到1.75-1.77GW,其中包含阿特斯用于自己專案上的組件。
而對于老牌市場歐洲,由于歐洲雙反的負面影響,需求羸弱,營收占比從第一季的24.7%,直降至第三季的9.5%,阿特斯一步一步的降低了對歐洲市場的依賴性,才有了前三季發貨量的持續增長。
未來發展重點:
阿特斯將未來發展的重點定位在繼續在新興市場發展和擴大組件業務,繼續降低生產成本,并通過擴大整體解決方案業務,來多樣化商業模式,以獲取額外利潤,將公司擺在可持續和盈利的地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