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某峰會上,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董事長周建群在本次峰會做題為《液態陽光醇氫電動助力雙碳目標》的主題演講。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上午好!
很榮幸與大家探討甲醇能源在交通領域的實踐與發展。
新能源是國家戰略,也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如電、氫,最大的痛點是不如液態能源便捷高效。吉利早在2005年就開始進行甲醇動力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經過21年實踐總結認為,甲醇是風光電的最佳載體,是液態的電和液體的氫、是液態的新能源,其環保性、經濟性、安全性,特別是可持續性都是最有利于國家能源自主的能源形式。
新能源是國家戰略,也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重要舉措。目前主流的新能源,如電、氫,最大的痛點是不如液態能源便捷高效。吉利早在2005年就開始進行甲醇動力技術的研發和推廣,經過21年實踐總結認為,甲醇是風光電的最佳載體,是液態的電和液體的氫、是液態的新能源,其環保性、經濟性、安全性,特別是可持續性都是最有利于國家能源自主的能源形式。
立足國情實現能源自主
醇氫電動彰顯中國特色
1、我國能源稟賦是“多煤、缺油、少氣”,能源自主、能源安全一直是我國的頭等大事,“雙碳”戰略也是在此前提下推進的。當前我國一方面大力發展風光電等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發揮好其能源壓艙石的作用。甲醇既是煤基清潔燃料,又是液態化的氫基燃料,可以由風光電制氫耦合煤化工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實現大規模制備,實現煤的零碳高效利用,在當前已成熟的技術工藝下,每生產1噸零碳甲醇可以消納1.375噸的二氧化碳,實現了二氧化碳資源化利用。我國每年排放高濃度CO2約80億噸,利用其中十分之一合成零碳甲醇,可制備綠色低碳甲醇約6億噸。
同時,生產甲醇的過程也可以把不穩定的風光電能源轉化為穩定的綠色液態甲醇新能源,是風光電的最佳載體。又因為甲醇的儲氫能力極強,1立方液氫含氫70kg,而1立方甲醇含氫148.3kg,因此甲醇也是最理想的液態化的氫基燃料,是未來發展氫能必不可少的能源。
2、在甲醇能源的基礎上,吉利用21年打造了醇氫電動技術,它是在電動化基礎上,把甲醇燃料和甲醇發動機作為能量的儲存和轉化的單元,充分發揮了甲醇液體能源能量密度高、儲運成本低、補能便捷、安全可靠等優勢。目前吉利最新一代與博世合作開發的醇氫動力系統熱效率已達50.3%,而且相較國六柴油車,PM污染物排放降低98%、一氧化碳降低88%、氮氧化物下降82%,并且醇氫電動每升甲醇可以發2度電以上,折合電價可以在1元/kWh以內,燃料成本可比柴油降低32%-52%,不僅可實現綠色零碳,而且經濟性優勢也非常突出,可以快速實現燃油替代。
醇氫電動是電動化的升級。目前純電動和氫燃料技術路線存在續航不足、補能不便、重量大、低溫衰減、成本高昂等主要痛點。醇氫電動技術可以同時解決以上問題,以重卡為例:與純電動對比,醇氫電動重卡購置成本低10%;續航里程可以達到1500公里以上,不存在純電動的續航問題;甲醇燃料冰點為-97.6℃,北方冬季可以正常使用;自重低、拉貨多,運營效率可提升20%以上。以醇氫電動攪拌車為例,經過實際運營比較,年運輸30萬方混凝土,純電動攪拌車需要21臺,醇氫電動攪拌車僅需15臺即可,比純電方案可少采購6臺車。而與氫燃料電池對比,醇氫電動重卡購置成本不到其三分之一,且運營成本與純電動相當,每公里可以比燃油車節省1-2元錢能耗成本。
3、液態的甲醇可以利用現有油氣管網實現低成本大規模長距離運輸,可最大化利用現有基礎設施。我國西部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風光資源儲量巨大,但能源消費主要在東部,我國長期以來存在能源輸送的難題,如長三角火力發電所用煤炭需要長距離從西部運至當地,運輸成本高,資源浪費極大。如果將西部的風光電、煤炭轉化為低碳的液態甲醇能源,再利用現有的油氣管網運至東部,預測每升成本可控制在0.1元以內,可極大緩解我國能源運輸的壓力。我國現有的12萬座加油站終端也可以直接改造使用,每個儲油罐改造成本僅5-10萬元,遠遠少于建設一個加氫站1200萬元、換電站800萬元、超充快充站150萬元的投資。發展甲醇能源和醇氫電動無需投巨資重新建設電廠、電網、補能系統,是我國實現能源變革成本最低的路徑。
推進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三位一體打造醇氫生態
1、吉利歷經20多年的投資開發和市場推廣,目前運營的醇氫電動汽車已超5萬輛,相當于全國氫燃料汽車保有量的兩倍,累計里程超230億公里,形成核心專利400余件。醇氫電動技術歷經4次迭代升級,目前已經擁有1.8L-15L的全系列甲醇發動機,打造了醇氫電動轎車、重卡、輕卡、小微卡、LCV和客車在內的全系列道路車輛。特別是在2014年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成立后,醇氫電動在經濟性上的優勢很快被商用車領域認可,并填補了低溫、長途這些純電動難以覆蓋的場景。
2、憑借經濟便捷的優勢,當前醇氫電動技術已經不再局限于汽車,在非道路領域已經拓展出了船用、礦機、裝載機、挖掘機、發電機組的醇氫電動解決方案。醇氫電動更適應非道路場景的突加突卸性能,在實現綠色環保的基礎上,運行效率較傳統燃油提升20%,還可實現高端設備的國產替代。醇氫電動系統排放比傳統燃油動力降低90%以上,實現近零碳排。目前由吉利旗下的遠程新能源商用車提供動力的醇氫電動礦機、裝載機、挖掘機、發電機組已在全國多個省份批量投放。在新疆、甘肅、內蒙古等十多座礦山運行的醇氫電動礦機已超千臺,最大運行時長已達15000h;醇氫電動發電機組在全國多座油田、礦山投入使用,在極寒、缺氧、生態環境脆弱的條件下,為項目提供了清潔、穩定的“不間斷電力”。
3、全國首艘醇氫電動集散兩用船——遠醇001號已于10月20日在上海首航,正式投入商業運營。這艘新船與柴油船舶相比,能源成本降低42%,排放下降98%;與純電船舶相比,購置成本下降24%,能源成本下降11.5%,續航里程可達到同噸位純電動船舶續航的4倍以上,為行業綠色化轉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示范方案。
4、當前,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打造了醇氫生態,從醇氫電動全產業鏈探索研究和產業布局,并制定了“1.2.3.3”生態戰略。以醇氫電動產品推廣為核心,圍繞資本與產品市場雙輪驅動,甲醇制備、甲醇加注、醇氫動力三位一體協同發展,能源發展零碳甲醇三步走。在甲醇能源端,吉利打造的全球首個十萬噸級低碳甲醇工廠已于2023年在安陽投產,是我國首套、全球規模最大的利用二氧化碳加氫制甲醇工廠。2023年杭州第19屆亞運會主火炬燃料采用的就是這個項目生產的低碳甲醇,成為亞運會歷史上的第一次創舉。
在甲醇加注方面,與中石化等合作改造的甲醇加注站已經在多地運營。目前全國重點區域和重點路線已經建設900多座甲醇加注站,預計到2027年底,全國將建成4000座甲醇加注站,實現加甲醇像加油一樣便捷。
5、在醇氫電動的推廣上,遠程與博世、采埃孚等國際一線零部件企業合作開展醇氫電動的研發。產業合作上,吉利剛剛與上港集團簽約,雙方將充分依托上海區位、產業、政策優勢,圍繞綠色甲醇標準制定、加注及內河醇氫電動船舶運力協調推動等工作展開深度協同,加速醇氫電動產業生態在綠色航運的推廣。
頂層設計逐步完善
醇氫電動利好政策陸續出臺
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密集落地,綠色甲醇作為綠色液體燃料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從試點示范走向規模化產業化發展。近年來,國家發改委、交通部、財政部陸續發文,聚焦老舊營運貨車、城市公交車等報廢更新,出臺多項利好政策推動醇氫路線發展。截至目前,國家部委與各省市已出臺70多個支持醇氫汽車推廣應用的政策文件,2014年8月,國家在航運領域也出臺了相應政策鼓勵甲醇船舶的推廣。
今年10月14日,國家發改委新印發的《節能降碳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支持綠色甲醇生產項目,這意味著綠色甲醇項目可獲得中央預算內投資的直接資金支持,將顯著降低項目投資成本,提高項目經濟性。這是繼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啟動綠色液體燃料技術攻關和產業化試點后,國家層面再次出臺支持綠色甲醇產業發展的重磅政策。
醇氫電動作為液態新能源具有比純電動、氫燃料等傳統新能源技術更加突出顯著的優勢,是最適合中國國情、最有利于國家能源自主的能源形式,更適合成為解決能源自主的可持續碳中和新能源體系。遠程將持續協同產業鏈上下游戰略伙伴,共同發揮醇氫電動產業生態示范效應,以液態新能源助力“雙碳”目標落實。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