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四川省經信廳發布《四川省新能源產業鏈建圈強鏈發展規劃(2025—2027年)》,其中氫能產業鏈方面指出:
圍繞“低成本電解水制氫、工業副產氫—制、儲、運、加氫等設備及產品”全產業鏈,重點解決上游氫源不足,下游氫能利用率不足、應用場景不多等短板,重點攻關大容量堿性電解水制氫、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及大容量混聯制氫系統、70 兆帕高壓氣態氫儲運裝備、固態和液態氫儲運裝備等關鍵核心技術裝備。推進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光解水制氫、核能高溫制氫等前瞻制氫技術研發布局,支撐多方式綠氫供應體系建設。加強電堆、雙極板、膜材料、催化劑等燃料電池關鍵技術研究,開展綠氫制取、儲氫產品等研發攻關。打造氫燃料電池電堆、氫氣壓縮機、固態/液態儲氫設備等氫能關鍵產品,強化氫燃料電池自主研發,提升電堆設計和系統集成工藝技術水平。提升氫燃料電池交通應用規模,推動氫能汽車、機車、船舶、飛行器等產品迭代開發應用。開展規模化“水風光氫一體化”、氫氧冷熱電多能聯供等示范應用工程,推進氫基豎爐直接還原全釩鈦磁鐵礦、高爐富氫冶煉、水泥氫焙燒等一批中試熟化項目建設,開展“綠電—綠氫—純氫冶金”上下游產業鏈示范。構建安全高效的氫能產業鏈,打造全國氫能綜合應用示范高地。
到 2026 年,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階段性成果,在大容量電解水制氫設備、高壓氫儲運裝備等領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供給能力有所提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機制初步建立,各環節銜接更加順暢,部分關鍵產品實現小批量生產。交通領域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在重點區域形成示范運營線路,用戶接受度逐步提高,全省累計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超 3000 輛。加氫站建設實現合理布點,基本滿足初期示范應用需求,累計建成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超 30 座。儲能、供能及工業領域的示范項目啟動建設。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市場主體數量穩步增加,為產業進一步壯大奠定基礎。
到 2027 年,高端氫能裝備性能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基礎材料和核心部件自主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生態體系更加完備。交通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全省累計推廣應用氫燃料電池汽車超 4000 輛。有序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累計建成加氫站(含制氫加氫一體站)超 40 座。在儲能、供能及工業領域打造超 10 個應用場景,并初步形成示范效應。綜合應用成本持續降低,力爭實現燃料電池商用車綜合應用成本與同類型燃油車持平,產業綜合實力和應用規模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