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LG新能源發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本季度,LG新能源合并營收5.6萬億韓元,環比下降11.2%;營業利潤為4922億韓元,環比增長31.4%,營業利潤率達8.8%。這其中包括預估的4908億韓元的《通脹削減法案》(IRA)稅收抵免額。
LG新能源首席財務官李昌實表示:“本季度我們在保障新能源動力電池銷售穩定的同時,在北美新建的儲能電池工廠也成功投產。雖然由于金屬價格走低影響平均售價,加上市場消費信心趨弱,整體營收受到影響”。“但基于北美產量增加帶來的產品結構優化和成本控制,在剔除IRA稅收抵免額后我們依然實現了良好的盈利。”李昌實補充道。
1下半年展望:聚焦北美儲能市場,把握長期增長機遇
在此次業績分享會上LG新能源也分享了其對下半年的市場展望和應對策略。面對美國、歐洲、英國等地區關稅與政策調整,以及主要汽車制造商正面臨的成本壓力, LG新能源認為盡管短期內全球電動車需求或將放緩,但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將推動中長期增長。
與此同時,LG新能源看好全球儲能系統(ESS)市場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項目和AI數據中心對儲能需求快速增長的帶動下。
此外,政策端的調整還將加大“受限外國實體”(PFE)進入美國市場的壁壘,這將進一步強化已在北美本地建立生產與供應鏈體系的企業的競爭優勢。因此,LG新能源將持續深化北美本土化布局,穩固自身領先地位。
2戰略部署:加快產能布局,強化技術與產品競爭力
面對新一輪市場變局,LG新能源將在已有成績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增長勢頭,具體戰略包括:
擴大儲能電池產能:第二季度,LG新能源專注于北美本地儲能電池產能建設,位于密歇根州的首座儲能電池工廠已正式投產。未來,公司將靈活調整擴產計劃,目標在今年底前將ESS電池年產能提升至17GWh。
優化產能利用與成本結構:運營方面,公司將優先提升現有產能利用率,專注于儲能電池及新型電池形態和化學體系。同時,通過優化投資結構和規模以降低固定成本,增強供應鏈與采購競爭力。
多區域產能布局:業務層面,公司將繼續擴大北美的儲能電池業務,力爭到2026年底前在北美實現超30GWh年產能。在歐洲,公司將在波蘭工廠于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中低端電池產品,如高壓中鎳和磷酸鐵鋰(LFP)電池。
強化技術競爭力與產品多樣性:技術層面,公司將豐富中低端產品線,推出適用于電動車/儲能的LFP電池與電動車LMR(富錳鋰)電池;并通過創新技術提升產品能量密度等核心性能。公司計劃在2028年前推出充電時間少于10分鐘的動力電池。
推進干電極技術落地:干電極技術作為未來成本革新的關鍵技術,公司將于年內完成量產可行性評估,并在韓國梧倉工廠建立樣品生產線,為后續規模化奠定基礎。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