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集群發展,省經信委今天發布了微晶石墨材料、農業機械、特高壓輸變電裝備三大重點產業的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
記者了解到,在微晶石墨材料產業領域,需重點突破高純微晶石墨制備技術及裝備等關鍵共性技術,實現動力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等產品規模化生產。預計到2020年,微晶石墨高端產品市場經濟規模達到200億。
農業機械領域,主要圍繞制約南方丘陵山區水稻、油菜機械化作業的瓶頸技術,開展機械化耕作、插秧,田間管理、植保作業,收獲,烘干、加工環節的農機關鍵技術研究。以基本實現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為目標,力爭湖南農機工業發展與農機應用水平跨入全國前列,成為全國農機裝備制造強省和應用大省。
在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領域,主要圍繞特高壓變壓器、數字化變電站相關設備等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鞏固、提升我省輸變電裝備制造企業在全國的先進地位,形成“電瓷電器—變壓器—開關設備—成套變電系統”系列產品為主體的輸變電產業鏈全環節協同格局。
省經信委總經濟師熊琛表示,發布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旨在引導各創新主體,找準自身在產業鏈條上的“站位”,通過“鏈式突破”實現“連鎖反應”,從而整體提升產業競爭力、搶占制高點,形成湖南制造新優勢。據預計,上述產業鏈技術創新目標完成后,三大產業到2020年產值可超千億元。
記者了解到,在微晶石墨材料產業領域,需重點突破高純微晶石墨制備技術及裝備等關鍵共性技術,實現動力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石墨烯等產品規模化生產。預計到2020年,微晶石墨高端產品市場經濟規模達到200億。
農業機械領域,主要圍繞制約南方丘陵山區水稻、油菜機械化作業的瓶頸技術,開展機械化耕作、插秧,田間管理、植保作業,收獲,烘干、加工環節的農機關鍵技術研究。以基本實現水稻、油菜生產全程機械化為目標,力爭湖南農機工業發展與農機應用水平跨入全國前列,成為全國農機裝備制造強省和應用大省。
在特高壓輸變電裝備領域,主要圍繞特高壓變壓器、數字化變電站相關設備等開展技術攻關,進一步鞏固、提升我省輸變電裝備制造企業在全國的先進地位,形成“電瓷電器—變壓器—開關設備—成套變電系統”系列產品為主體的輸變電產業鏈全環節協同格局。
省經信委總經濟師熊琛表示,發布產業鏈技術創新路線圖,旨在引導各創新主體,找準自身在產業鏈條上的“站位”,通過“鏈式突破”實現“連鎖反應”,從而整體提升產業競爭力、搶占制高點,形成湖南制造新優勢。據預計,上述產業鏈技術創新目標完成后,三大產業到2020年產值可超千億元。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