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景能源(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雷
在《能源》雜志社主辦的“2015中國能源互聯網高峰論壇暨中國能源互聯網聯盟成立儀式”上,遠景能源(江蘇)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雷圍繞“互聯網如何塑造能源行業的未來”進行了主題演講。在演講中,張雷表示,未來的能源體系將具有毛細網絡化、分布化,雙向通信,以及需求順從生產的特征,而這些特征需要能源互聯網才能實現。
最終的世界屬于可再生能源
兩個例子
去年年底,我突發其想,看一下最新的財富500強前面十幾位的排名,我看到了盛宴即將結束的一個恐龍時代。我感覺那一刻就是“白堊紀”的晚期和“新生代”的早期。盡管沃爾瑪還是500強的第一名,但它正在被阿里巴巴、亞馬遜這樣的公司所顛覆。第二名到第七名是大量的傳統的化石能源公司,第八名大眾、第九名豐田也和傳統化石能源息息相關,也被類似于特斯拉這樣的公司所影響、所改變。我們目前正處于一個向新能源、再生能源轉變的世界。
我們把眼光放到德國,德國最大的能源公司E.ON財富排名第十八位,去年年底在化石能源領域大量虧損,最終決定公司一拆為二,新的公司保留的主題業務不是化石能源領域,而是可再生能源領域電力零售創新和互聯網相關的領域,包括一些電網業務。我們看到恐龍已經在倒下。
一個疑問
是不是我們剛才看到的那個名單中的企業,它們也會一步一步地走向德國能源體系的演化結果呢?
一點共識
對于能源領域的變化,我想有一點共識,可再生能源最終統治整個能源世界這個模式不可避免。傳統的石油公司,他們也認可最終的世界屬于可再生能源。遠景內部有個阿波羅計劃,希望十年之后到2025年,我們能夠讓光伏和太陽能成為世界電的主流能源,我想這其實應該說可能要比登月簡單一點。在德國,在去年夏天的很多時候,僅僅光伏發電在某一些天,電網當中的比例已經達到50%。
可再生能源帶來的變化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到2050年,全球各類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將超過80%。所以說當可再生能源不可阻擋的成為電力的主要形式的時候,變化就發生了。一個是分布化。而由于分布化的出現,可再生能源需要廣泛的接入電網,整個電力市場的機制、微觀的結構也在發生很大的變化,變得更為民主化。一旦分布化、民主化之后,將進一步促進能源市場化的發育和成長。我相信,可再生能源必然會驅動能源分布化、民主化、市場化。
對可再生能源的強大信心從何而來?
核心的問題在于成本。再生能源領域中已經在形成一條摩爾曲線,每5-6年硬件成本下降一半。
未來的能源體系與能源互聯網
未來的能源體系的三大特征
毛細網絡化、分布化,而非單點、集中化
雙向通信,而非單向通信
供給決定需求,而非需求決定供給
未來新的能源體系的背后,是能源互聯網在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一個智慧且不斷演進的生命體,能源互聯網具有巨大的價值創造功能
第一,大數據的接入,實時的互動和實時的交互將會使能源產生、消費的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能源互聯網將促進兩個市場的發育,其中一個是能源資產的交易市場,另一個是能源本身形式的交易市場。我們有很多中小型的光伏個人光伏開發商,建好電站之后,可以通過能源互聯網的數據和平臺的支持,可以交易他的資產,可以交易他的電量,所以說一個是能源資產的交易,一個是能源本身形式的交易。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