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應對氣侯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
李俊峰:剛才聽了鄒新京博士講了光伏電站質量檢測的一些標準和大家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我不是搞技術的,我只是從政策這個角度來看質量的重要性。我過去講風電的時候,06、07年的時候風電到1000萬千瓦的時候,過去的時候我們風電每年裝機只有幾萬千瓦、幾十萬千瓦的時候對所有問題都可以忽略不計。一個小孩在青春期不管怎么樣都是很可愛,但是到了一千多萬千瓦之后不能再是小孩了,你是很重要的發電力量。我們光伏對風電的時間更快一些,09年開始,現在5年多的時間現在超過6000萬千瓦,較短的時間內度過青春期,成為主要的發電電源。今年整個全國發電裝機來看8000萬千瓦左右,風電2000萬,光伏發電1300、1400萬千瓦,再加2000多萬的水電,超過了常規的化石能源。這樣的條件下我們的質量保證,電的尤為重要。
常規電站都和我們的風電和光伏發電不一樣,沒有那么復雜。我們的燃煤電站,燃氣電站都是標準規范化的。燃煤電站為例,過去有5萬千瓦,30萬千瓦,60萬千瓦,90萬千瓦都是標準化的。只要裝上這個機組,我的效率、發電量就定了,都是固定。其實發電站極其簡單,咱們對電網要求很苛刻,其實電網并不苛刻,很簡單,就是簡單的幾個指標,你的電壓,你的周波,你的發電量,你的可調度性,就這么幾個東西就解決問題了。
我們的光伏電站將來可能就是這個樣子,我們的發電量預測是多少,我們的電量誤差是多少,我們哪些可調度,哪些不可調度。解決這些問題是我們現在光伏電站面臨的特別大的一些難題。這就要求我們在部件上包括我們的電池板,包括我們的逆變器、控制器,甚至包括我們的陣列的排列方式可能都要有一個很明確的技術規范。不會出現類似這樣的問題,現在我們做不到,但是慢慢可能要來解決這樣的問題。鄒博士談到了你的電池片效率高一點、效率低一點都給你挑出來。我們為什么說電池板的效率都是一致的呢?現在從制造水平來看,你對一個電站不應該是參差不齊,都是多晶硅有的18,有的16。你供應一個電站應該是一致,不能一個電站有七八個東西。這樣搞大電的就會笑,你們凈胡來,一個電站的板子還不一樣。咱們包餃子樣子還差不多,不能說弄一個電池板一個樣子,一個逆變器一個樣子,一個電站七七八八的。
比如說咱們第一個招標的光伏電站,周篁還在能源局呢,我們在敦煌的,我們招了電站之后有多晶硅、單晶硅、薄膜,結果有七八個技術都在那,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你們什么東西給我們弄一樣的。規范起來,為什么提規范的重要性呢。因為我們光伏有一個很大的毛病,從它誕生那天起就以高科技自居。我這個技術規模化之后降多少,我的效率每年都提高多少,天天搞高技術。對電站來說不在乎這些東西,你說你是高科技、高效率、高技術也可以,我看的就是發電量。你再高的技術,你獲得諾貝爾獎,你這個電站每年發1000萬度電,我這個不是獲諾貝爾獎,我這個電站每年發1100萬度電,就比你好。我們出的各種各樣的新的技術弄了一大堆,你說這個吸引媒體的眼球,說你創新可以。但是對于一個電站,對一個投資商來說無所謂,我不管你是怎么樣,你給我發出電就可以了,我的投資回報率是少。我不要講那么多的故事聽,現在講故事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發電量是最重要的東西。我們不是青春期了,不需要那么多的講故事。如果講故事作用是兩個原因,第一大家都不認識光伏,講光伏的重要性和快速下降等等,現在我們已經成本很低了,已經在快速下降了。按照現在的造價,大體不超過一萬塊錢一個千瓦。將來七八千塊錢一個千瓦,都是沒有問題的。
有一個朋友跟我說,我將來的光伏發電可以降2毛錢以下,我說為什么要降2毛錢以下。大家知道石油生產成本在中東大概三到五美元,全球成本是十美元,他賣100美元的時候大家感到很正常。他現在降到84美元,全球都說油價暴跌。他是十倍的利潤,大家說油價暴跌。你們在座都是搞光伏,很多企業在這里,你哪敢說你的電池板造出來,你的盈利十倍嗎。憑什么你可以降到2毛錢來忽悠人,你降到2毛錢的時候你賣5毛錢也沒有什么問題,不是罪過。為什么這么談?這是一個行業長期發展的最根本的東西,這是我講的第二點。我們的裝備制造業,光伏的東西跟風電都是一樣,靠裝備賺錢,裝備好可以賺錢,裝備不好賺不了錢。需要有可靠的質量穩定運行20多年。
最近有一個大領導問我說你們天天說太陽能和風能便宜,什么時候你的太陽能電價能和我的煤電一樣,我說不要著急。如果中國的光伏發電總量要是在全國發電總量占到一半的時候,達到這個指標,做過十年我的光伏成本可以零。我們投資回來了,你的光伏真的是25年的壽命期的時候。我們現在所有的投資回報都是8年到10年。十年之后我基本就是零成本,我們光伏成本很低,在你的投資成本占的很低。關鍵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真正你能不能做到25年、30年。
我在十年前就參觀過京池(音譯)的第一代電池,60年代末70年代初第一代電池,樣子很難看,現在還是在穩定的發電。現在中國的很多電站70年代初現在快40年的時間了,也是在穩定的發電。我們做到25年穩定的發電,我們認真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現在出了很多問題,質量參差不齊,原料參差不齊。因為我們一味追求造價低。
我們想和機械聯合會來共同搞一個東西,我現在大會小會都講這樣的故事。中國現在講依法治國,總書記講良法善治,招投標法,最低價中標。導致我們的裝備制造沒有最低,只有更低,一次比一次低。這個道理特別簡單,大家都知道,因為我們的銀行利率是國家規定的,我們貸款你拿到的錢是6個點還是5個點這是國家規定的。你和銀行很熟,他給你貸款已經很熟了。我們是老鄉,國家規定6,我給你3,這是不可能的。我們開發商的回報率也是規定的,國資委對所有央企的報告的評估,8、10、12幾個回報率是固定的。只有壓裝備,裝備從來沒有說裝備的價格你必須要有多少利潤,沒有這樣的規定。任何招投標里面沒有一個標準說你賣這個價格可以,保證你的利潤率必須是多少。你這個低價是合理的,我們沒有這樣的規定。從來沒有保證裝備的利潤率是多少,這樣導致我們的裝備利潤率急速下滑。只有從質量上做這樣的事情。
最近光伏行業協會他們公布一個數字,說他們現在目前建成電站里面大概1/3左右的質量是不合格的。還有一部分的電池原規定25年衰減多少,現在是3年已經衰減了25年應該衰減的東西。甚至當年衰減的30%多,部分銀行拿這個說事,我說不要拿這個說事。如果真的是光伏,晶硅電池,嚴格按照規定質量、標準去生產的話,絕對不會出現效率一年衰減30%的情況。肯定是造價,不是一個質量問題,而是一個經濟犯罪,甚至是刑事犯罪的問題,不是簡單的質量問題。你從質量問題去解決本來20年衰減2%、3%,你在一年里面衰減30%這樣的東西出來不是靠質量檢測能夠解決的。這樣的問題應該從另外方面解決。這個問題成為我們光伏行業的害群之馬,現在很多人說起來大家對這個東西深惡痛絕,又找不到決定的辦法。現在就找到剛才鄒老師他們搞的這一套電站的評估和檢測。我并不是說這個評估和檢測不重要,很重要,但是他和我們國家核準項目是一樣的。
過去我到發改委的時候,我的領導是原來中石化的老總,是國家的政協副主席,他問我這句話,國家批準的項目當時70%左右虧損,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有企業很苦,我們批的項目70%是虧損,不批會不會百分之百的虧損?在質疑這個事。你檢測這個電站是合格,發不出電有用嗎?檢測我不合格,我發電很好,有什么問題。這個東西靠檢測沒有用的,關鍵是所有的選擇上,如果是好東西出來是沒問題的,選擇不好,檢測一萬變還是有問題。檢測完了沒有問題,也是有問題的。最終的結果,投資商也好、電網也好,投資商更簡單,就是一個發電量。因為電價是固定,你有了發電,我就有了回報。電網覺得擴可以,你的發電量,你的頻率,你的電價穩定,就夠了,足以。我不要那么多,搞那么多干什么,安全問題你自己的事情,接地你還不會接嗎。我們不能把你當小孩子一樣,什么事情都管著你,光伏發電已經度過了青春期。你在發電里面今年是一千多萬千瓦,到十三五的時候可能每年光伏發電要超過2000萬千瓦。我們必須按照標準的技術規范要求自己了,不是別人檢查、監督你。我們像大電站一樣,我就這個樣子,十個兆瓦電站就是這個樣子,單晶硅是這個效率,多晶硅是這個效率,薄膜是這個效率,足以。在同一個地方,跟燃煤電站不一樣,燃煤在任何地方都是一樣。我們在不同地方,太陽不一樣,所以是不一樣。但是大的方面應該是沒有什么本質的差別,如果說我們還是到了十三五我們的電站還是那么千奇百怪,各種各樣的東西都有,那就有問題了。我們可要慢慢的解決我們的質量的標準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問題。現在就是我們不是急于降低降格,不是急于技術創新,而是穩定、可靠的一致性產品來,為我們大規模的電站建設提供標準化的裝備。這是我們這行業所需要,謝謝大家。(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