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主題為“綠色發展、共創未來”的2025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崇禮論壇成功召開。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戰略與MKT部部長蔡凌宇參與論壇,并發表主題為《全場景構網,交能融合,激發AI潛能,助力新能源成為主力電源》的演講。他表示,新型電力系統加速建設,汽車電動化持續推進,華為數字能源堅持高質量戰略,積極擁抱AI,基于全場景構網技術、兆瓦超充方案,加速新能源成為主力電源。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戰略與MKT部部長 蔡凌宇

在國家雙碳目標的指引下,近年來新能源產業快速發展。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的持續提升,電力系統“雙高”(高比例新能源、高比例電力電子設備)特征明顯,對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提出了新的挑戰。構網技術是解決電網穩定和平衡的關鍵技術,將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蔡凌宇表示,華為構網技術圍繞“發輸配用”全場景構建六大核心能力,定義“真構網”。通過基礎元器件、功率模組、構網算法的突破,系統架構設計的創新,實現了系統過載能力、慣量響應時間、寬頻振蕩抑制范圍、一次調頻響應時間、黑啟動速度與能力、并離網切換等功能的跨越式提升。經實踐檢驗,大幅提升了新能源的并網消納水平和新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

據介紹,華為聯合電網公司及發電集團,于青海、西藏、新疆等高比例新能源并網及極端環境地區完成規模化實證,針對構網技術關鍵指標完成超2300個測試項,全面驗證系統在弱網、離網及多能互補等復雜工況下的支撐能力。
在發電側,華為構網型儲能通過增強并網點電網強度,提高光伏送出能力。在4700米高海拔、最低溫度零下35.5℃、電網末端極弱電網的西藏改則30MW光伏電站, 通過疊加華為6MW/24MWh構網型儲能方案,將光伏出力從1.5MW提升至12MW。
在菲律賓,通過華為3.5GW光伏+4.5GWh的光儲協同方案恒功率解決方案,把光儲電站打造成和傳統火電一樣,有慣量和恒功率的穩定電源,實現13小時850MW的恒功率發電,為當地240萬家庭提供綠電,推動新能源真正成為主力電源。
在輸電側,通過快速調頻技術,實現200ms站級快速響應和0-100% SOC范圍恒功率輸出。在羅馬尼亞,30MW/60MWh獨立儲能電站獲得Transelectrica業內最快頻率調節速度認證。在瑞典,華為助力建設的北歐首個調頻儲能電站,因響應速度快、可靠性高,投資回報周期僅1年。

30MW/60MWh @羅馬尼亞, 2024
在用電側,華為無縫并離網切換技術,可以隨時應對電網突發情況,保障用戶側穩定供電對于構建局部堅強電網,提升電網生存能力和穩定性將發揮巨大作用。沙特紅海新城項目是全球最大的100%新能源微網項目,華為通過400MW+1.3GWh構網型儲能方案為2.7萬平方公里土地上100萬人口提供7*24小時100%新能源供電。系統穩定運行超2年,穩定提供綠電超15億度。同時,在配電側,華為通過多子陣多場站同步低壓穩啟動方案,實現GWh電站100%帶載分鐘級黑啟動,保證快速電力恢復。

沙特紅海全球最大的100%新能源微網項目
2024年7月,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的鑒定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華為申請技術鑒定的項目針對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提升新型電力系統穩定水平與新能源并網消納的需求,實現了工程應用。項目整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
同時,為推進規模應用,華為還建設了全球電網仿真中心與構網儲能平臺應用與測試中心,分別提供多仿真工具交付和全實物工況測試,覆蓋高低溫、弱網、慣量響應、黑啟動等場景,支撐產業嚴苛驗證與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為核心功率模組的應用、電池倍率的提升和功率/散熱控制技術的創新,重卡電動化正在爆發式躍進。據統計,雖然重卡占乘用車和商用車總量不足3%,但碳排卻占交通運輸業的54%;同時,重卡電動化還能帶動4.5萬億的電動重卡產值、2300億的充電設備投資、1.6萬億/年的充電費用和1.8萬億/年的運輸司機的營生。蔡凌宇認為,重卡電動化是典型的“小切口,大縱深”產業。
華為依托全液冷超充技術,聯合產業上下游,打造業界首個“15分鐘級”兆瓦超充解決方案,通過功率池化、智能調度架構,兆瓦級恒功率控制和散熱技術,+3C充電倍率電池超4000次循環壽命,推出1.44MW重卡超充解決方案,實現300k-400Wh電池重卡12-15分鐘滿電出發,解決了電動重卡的快速補能難題,加速物流電氣化和降本增效。
前不久,基于華為兆瓦超充打造的全球首個百兆瓦級重卡超充站,在四川綿陽北川投入使用,該場站投入18個1.44MW超充車位(單槍功率達1440kW)和108個600kW液冷超充車位,日均可服務700輛電動重卡,單日充電量超30萬kWh;搭載華為兆瓦超充設備,匹配“3.5C”超充重卡,實現“充電5分鐘,行駛百公里”*的高效補能,重卡每公里能耗成本直降1.5元,一年可省15萬元運營成本*(按常規運營估算)。

當前AI技術深度賦能設備進入生產系統,華為基于云邊協同的架構和AI、大模型的積累,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調度能力,攜手伙伴推出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實現統一管理、調度,光儲充可視、可管、可控。通過氣象、負荷、輻照、電價、系統運行等實時和歷史數據采集,AI光儲智能調度算法在線學習,調度策略滾動更新,實現精準負荷預測、發電預測、調度優化和負荷管理,達成各種資源價值最大化。
面向未來,華為數字能源將堅持科技創新和質量優先,發展新質生產力,穿越產業周期,堅持長期主義,為產業和客戶提供領先的產品和服務,一起共鑄高質量,智贏高價值。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