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特斯拉通過官方賬號在X.com(原Twitter)以推文形式首發《宏圖規劃》第四部分(即《Master Plan Part IV》),再次強調特斯拉“在不妥協的情況下實現無限制的可持續發展”的最新規劃。多年前,特斯拉就在《宏圖計劃》第三部分(《Master Plan Part 3-Sustainable Energy for All of Earth》)中明確提出以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轉向可再生能源、構建可持續能源經濟的戰略愿景,為全球的電氣化未來繪制了系統藍圖。

特斯拉團隊基于2019-2022年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提供的數據,對美國能源經濟進行深入分析,并推演出全球實現可持續能源轉型所需的六大關鍵行動。盡管埃隆·馬斯克多次在公開場合將“fuel cell”稱為“fool cell”,特斯拉內部制定的脫碳路線圖卻描繪了截然不同的圖景。在《宏圖計劃》第三部分中,特斯拉的模型測算美國氫儲能需求量或達107 TWh,將有可能支撐美國未來電網89%的固定儲能容量缺口,驗證了氫儲能在電網基荷保障中的不可替代的戰略地位,為氫能規模化應用提供了重要依據。

數據來源:《Master Plan Part 3》-Table 6: Model Results for US only

圖片來源:《Master Plan Part 3》-Figure 13: Hourly generation in 2019 in US Eastern region (excluding imports/exports)

圖片來源:《Master Plan Part 3》-Figure 14: Seasonality of Hydrogen storage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in US Eastern region (monthly average)
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規模持續擴大,其間歇性與波動性將對系統平衡提出更高要求。氫能可通過“電-氫-電”轉換過程有效緩解能源供需時序錯配:當風力和太陽能發電過剩時,可通過電解水制氫將多余電能轉化為氫能長期儲存;而在能源需求高峰或可再生能源發電不足時,儲存的氫氣通過燃料電池等技術快速轉化為電能重新接入電網。這一過程既覆蓋了短期的日內供需調節,也支撐了長期的跨季節調峰,增強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工業脫碳的氫能解決方案
特斯拉在宏圖計劃中特別強調,氫能在鋼鐵、化肥等難以直接電氣化的高耗能行業中將發揮關鍵作用。這些行業不僅能源消耗巨大,且對熱源品質(通常需要高溫)有嚴格要求,傳統依賴化石燃料的生產方式碳排放強度極高。
在鋼鐵行業,綠氫可作為還原劑替代傳統焦炭,降低煉鐵過程中的碳排放;在化肥領域,綠氫是合成氨的核心原料,能夠替代當前主要依賴的化石燃料制氫工藝。宏圖計劃分析表明,相比繼續使用化石能源,采用綠氫作為還原劑或熱源不僅可實現顯著的碳減排效果,還能通過工藝優化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與生產清潔水平。這種“宜電則電、電氫融合”的技術路線,是特斯拉對不同行業實現電氣化的技術判斷。

數據來源:《Master Plan Part 3》-Table 9: Generation and Storage Portfolio to Meet the Global Electricity Demand & Transportation Batteries
特斯拉在宏圖計劃推演的全球氫儲能需求量或達到642 TWh,這個數據完全顛覆了行業認知。作為深耕氫能領域的高端制造企業,愛德曼從2023年開始在中國推廣氫儲能產品方案及技術服務并且積累了深厚的場景運營經驗。2025年,愛德曼憑借技術優勢成功中標了內蒙古自治區新型獨立儲能示范項目中唯一一個包含氫儲能解決方案的電網側獨立儲能示范項目-化德儲能制氫電站項目,開啟了國內規模化氫儲能商業應用的廣闊市場。未來,愛德曼將繼續攜手全球能源伙伴,以務實行動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將氫能的技術潛力切實轉化為驅動全球能源結構轉型的實際動能。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