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公開征求對《重慶市加氫站行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意見稿》預測,重慶市2027年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有望達到800輛,2030年有望達到2000輛,2035年有望達到4000輛。同時,積極推進“成渝氫走廊”“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等跨區域氫走廊建設,同步逐步拓展渝西地區、渝東新城、渝東南武陵山區、渝東北三峽庫區等重點區域的氫能應用場景。
基于高速公路、港口、物流園、工業園等應用場景,結合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增長態勢及預估保有量,對加氫能力需求預測如下:2027年,成渝氫走廊、西部陸海新通道氫走廊等區域需求預計達到0.4萬噸/年,2030年預計達到1.1萬噸/年,2035年預計達到2.5萬噸/年。
《意見稿》提出發展目標:
全市規劃新建加氫站60座,累計建成加氫站達到72座,氫氣供應能力達到2.5萬噸/年。其中,到2027年,新建加氫站10座,日供氫能力達到15噸,能滿足約8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使用需求;到2030年,新建加氫站20座,日供氫能力達到40噸,能滿足約2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需求;到2035年,新建加氫站30座,日供氫能力達到70噸以上,能滿足約4000輛氫燃料電池汽車使用需求。
此外,在建站模式上,積極探索多元化建設路徑。鼓勵企業在具備條件的區域,開展化石燃料制氫與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等多種技術路徑的制氫加氫一體站試點示范,通過實現氫氣就近制取、就近加注,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與碳排放,提升供應穩定性,為氫能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同時,推動加氫站與加油站、加氣站、充電站融合建設,打造綜合能源服務站,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綜合能源補給服務。
政策如下:

公開征求對《重慶市加氫站行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氫能作為前沿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正從試點探索逐步進入有序破局的新階段。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部署實施,立足重慶作為國家中心城市和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的區位優勢,以“構建西部氫能樞紐、引領區域能源變革”為核心目標,結合《重慶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市經濟信息委編制了《重慶市加氫站行業發展規劃(2025—2035年)(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
公開征求意見時間:2025年8月15日—8月21日,如有意見或建議,請于8月21日18:00前實名反饋。
聯系人及聯系電話:何老師,63896401。
電子郵件:yjxyq7313@126.com。
郵寄地址: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重慶市兩江新區云杉南路12號7008室)。
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
2025年8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