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澳成立于2005年,兩年之內在美國完成上市。在過去的五年,晶澳一直以平均100%的速度成長,去年增長率更是超過了180%。在當前光伏行業發展低迷期,企業卻呈現出超強的發展力,并持續保持著高速發展態勢。根據國際權威統計機構的統計,去年三季度,晶澳太陽能電池發貨量超過美國第一太陽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專業制造太陽能電池片制造商。
上海晶澳公司CEO方朋在多種場合中表示,目前光伏行業調整已經進入第二階段,晶澳正在全力布局全球市場,向千億規模目標邁進。近日,方朋在上海接受了本報的專訪。
技術領先同業至少半年
記者:光伏電池的轉換率一直是光伏行業最重要的指標。目前,晶澳的光伏技術方面在同業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方朋:晶澳電池技術在整個行業中應該處于絕對領先的位置。從去年的發展來看,我們企業發展很快,這與我們確立的專業性發展方向以及產業發展周期密不可分。在太陽能行業,電池片環節相當于汽車工業的發動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未來,晶澳希望成為“太陽能行業最大的發動機公司”并得到行業的認可。
今年,晶澳陸續推出兩項新技術,一項是以單晶硅為基礎并適應大規模的生產技術,目前已經做到19.1%-19.2%的高轉換率,平均量產轉換率也可達18.5%-18.6%以上;另外一項技術是在今年2月份,推出的“晶楓”的技術,該技術采用了多晶硅生產工藝做出達到單晶硅轉換率的準單晶產品,大大提高了準單晶產品的出爐量。該工藝在今年底將達到200兆瓦左右的產能。晶澳公司僅這兩項技術,保守估計至少領先其他同行半年的時間。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占有率對晶澳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指標。晶澳電池核心技術不僅僅是實驗性技術,而是可以大規模量產的技術,這從本質上區別于其他的公司實驗室數據。晶澳作為一家具有國際化研發團隊背景的企業,對于大規模制造的經驗和研發的方法有獨到之處,可以實現產品在推出之時就可以大規模量產。電池技術的先進性確保晶澳在現階段電池產量過剩的時候,出貨量仍取得大幅的提升。未來,在晶澳中長期規劃中,不僅要把電池技術做到最好,在上下游生產環節也要進行拓展。這個拓展不是盲目、一廂情愿的,而是要根據戰略合作伙伴以及技術需求來進行拓展,比如給下游的合作伙伴做某些代工,“此代工非彼代工”,其利潤并不比其他品牌低,因為晶澳不僅提供代工,還提供品牌價值,這是目前我們認為最好的一種合作方式。
行業周期調整有益大企業成長
記者:當前這個階段,很多光伏企業對未來市場有些看不清楚,整個行業陷入低谷,晶澳如何看待這種現狀?
方朋:首先,從宏觀上來講,光伏行業是一個很好的行業,是人類未來的一條光明之路,是必須走的方向,不是由任何人主觀意識可以決定阻擋的,也不是任何政府可以限制發展的。在2005年美國能源一個權威報告,指出化石相關能源在本世紀末將走到盡頭,人類必須在本世紀中找到一個新的替代能源,這對全人類都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
目前一段時間,太陽能行業暫時陷入低谷,這是市場調節的正常需要。任何行業的發展都存在一定的成長周期。這從半導體行業近30年發展歷程也可以看出,作為同樣增長最快的行業,半導體行業30年平均每年以近10%的速度發展,但仍然經過7個調整周期,其中每4、5年為一個周期。周期的出現是市場調節的結果,很多產業的發展都需要經過投資、過剩、調整的過程,同樣,太陽能行業也需要經歷這樣的周期性調整。目前,太陽能行業已經發展到了需市場規范、企業整合的階段,太陽能行業已經經過第一個周期,剛剛進入第二個周期。太陽能行業發展到目前規模后,行業整合需求明顯,通過行業周期性的調整,優秀的企業會繼續壯大。
從產能、規模來說,晶澳是國內、國際上最大的光伏企業之一,其目標是要達到全球15%-20%的市場占有率。晶澳對企業現行布局始終掌握節奏,在不影響公司財務的結構下穩步推動企業發展。現在晶澳產能已達到2G,加上現在的產能規劃,未來會達到6G至8G的產能,晶澳正在向千億規模集團的目標邁進。
參與國際競爭應遵守規則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光伏行業的生存環境,以及中國企業未來如何面臨國際化競爭?
方朋:一些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之時,不免有所抱怨,究其原因,無非是對游戲規則的不甚了解。其實只要是公平的競爭,中國企業就可以參與,但是在參與之初,要仔細研究市場所在國家的政策。只有先了解整個游戲的規則,按照規則出牌,才有勝出的希望。這就如在國際體育賽場上,按照規則,中國人同樣可以拿到金牌。同樣進入國際市場的中國光伏企業要在游戲中充分遵守游戲規則。未來,晶澳也將按照游戲規則,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公司的發展重心不僅繼續關注德國、歐洲一些光伏主流市場,也將往亞太地區、南、北美洲等新興光伏地區轉移,以獲得在國際市場的應有地位。現在,印度等新興市場的前幾大光伏組件商都已成為晶澳的重要客戶。
在國際太陽能行業中,中國光伏企業是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也是可以遵守規則的。但是在參與國際市場還是國內市場的競爭,政府對企業的引導作用至關重要。事實上,在國內,光伏行業至今仍缺乏政府有效的監管。隨便一個企業拿出2個億就可以進入行業,導致中國企業之間打價格戰,加之一些小企業進入,都使得整個行業陷入一場混戰 ,這都將整個太陽能行業搞得更加復雜化,并延緩整個行業的發展進程。 中國政府應該繼續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參與國際組織機構,積極解決國際摩擦,并積極設置相應的準入制度,凈化市場環境。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