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國提出了“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彭澎認為中國要完成“30•60”目標任務艱巨。因為無論是我國現今的能源結構,還是完成目標的時間表,都決定了實現“30•60”目標的困難程度。
4月19日,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2021中國高比例風光新能源電力發展研討會上做了《30•60目標下綠色金融如何發力》的主題演講。
 
2020年,我國提出了“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彭澎認為中國要完成“30•60”目標任務艱巨。因為無論是我國現今的能源結構,還是完成目標的時間表,都決定了實現“30•60”目標的困難程度。世界其他各國從達峰到中和的時間基本是四十年左右,而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三十年,且現今距碳達峰目標僅剩十年時間。
彭澎強調,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要實現“30•60”目標,還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光、風新增裝機目標為光伏400GW、風電200GW,其對應的投資額分別為16000億、13000億,如此巨額的投資額,僅僅依靠國企、央企等等并不現實,無法滿足需求。
可再生能源資產擁有著無需擔心燃料變動、重資產、建設期短、資產結構單一的特性。對于現今投資電站的典型客戶群體,彭澎介紹到主要為四類。國企、央企,轉型的其他企業,基金,海外投資者。
四類客戶群體特點鮮明。國企、央企,專業能力強,資源多,但是最傾向自主開發,收購量最大;轉型的其他企業,在收購之前,通常有明確的收購總量計劃,但目前此類企業數量不多;基金,速度快,但是收益要求高,未來退出時,還需交易一次;海外投資者,目前還在逐步摸索階段,未來配合售電,是堅定的持有者。
對于現今的市場,彭澎指出國企、民企都有著自己的角色。國企在“30•60”目標的激勵下,必須加注在風電、光伏、生物質領域,其主要精力放在大型基地項目上。民企在逐步出售原來的地面項目,補貼的拖欠為其原因之一,但核心問題是部分民企杠桿過高、成本過高。“未來分布式市場會在一定區域內形成小范圍的資產持有集中,民企在這個領域內最有優勢。”
“在去補貼的大背景下,風電市場平穩、光伏潛力巨大、分布式市場蘊藏機會、生物質全面轉型。”彭澎分析到。在信用基礎方面,過去是“政府信用+電網信用”,未來則會變成“客戶信用+開發企業信用”,信用基礎的變化,勢必造成融資邏輯的改變。
但彭澎強調,光伏仍然面臨融資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融不到、成本高、融資慢三方面。現今,任何行業的中小企業都存在融資難問題,但該問題無法通過單一方案解決,只能靠補短板階段性解決,現今沒有資本金,基本融不到資。“‘空手套白狼’現在非常困難。”彭澎以此俗語進行闡釋。
對于電站的融資,彭澎認為可以分階段性完成。建設期合作方可以是部分非金融企業,運營期合作方可以是融資租賃公司,穩定期合作方可以是上市企業、被配網企業收購、發行金融產品等。
電力結構重塑,清潔化轉型帶來巨額投資需求,單靠行業內資金或者開發企業很難承受。2060電力結構將實現全面清潔化,需要41萬億資金,完全從行業內實現融資,負債率很難承受。彭澎以華電集團、國家電投集團、國家能源集團為例,降低負債為硬指標。在降低負債的大環境下,民企、央企都面臨融資問題,持續擴大資產規模成為有效手段。
對于如何持續擴大資產規模,彭澎介紹現在較為常見的方式有收購51%的股權、資產裝入上市公司、REITs等新辦法。REITs被稱為新老咸宜。老項目發行REITs回籠資金,作為新項目的資本金;新項目建成之后,發行REITs,資產出表。彭澎強調,REITs對民企格外利好。
(以上內容為世紀新能源網根據現場講話整理而成,未經本人審核)
 
4月19日,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在2021中國高比例風光新能源電力發展研討會上做了《30•60目標下綠色金融如何發力》的主題演講。

2020年,我國提出了“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彭澎認為中國要完成“30•60”目標任務艱巨。因為無論是我國現今的能源結構,還是完成目標的時間表,都決定了實現“30•60”目標的困難程度。世界其他各國從達峰到中和的時間基本是四十年左右,而我國從碳達峰到碳中和只有三十年,且現今距碳達峰目標僅剩十年時間。
彭澎強調,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要實現“30•60”目標,還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光、風新增裝機目標為光伏400GW、風電200GW,其對應的投資額分別為16000億、13000億,如此巨額的投資額,僅僅依靠國企、央企等等并不現實,無法滿足需求。
可再生能源資產擁有著無需擔心燃料變動、重資產、建設期短、資產結構單一的特性。對于現今投資電站的典型客戶群體,彭澎介紹到主要為四類。國企、央企,轉型的其他企業,基金,海外投資者。
四類客戶群體特點鮮明。國企、央企,專業能力強,資源多,但是最傾向自主開發,收購量最大;轉型的其他企業,在收購之前,通常有明確的收購總量計劃,但目前此類企業數量不多;基金,速度快,但是收益要求高,未來退出時,還需交易一次;海外投資者,目前還在逐步摸索階段,未來配合售電,是堅定的持有者。
對于現今的市場,彭澎指出國企、民企都有著自己的角色。國企在“30•60”目標的激勵下,必須加注在風電、光伏、生物質領域,其主要精力放在大型基地項目上。民企在逐步出售原來的地面項目,補貼的拖欠為其原因之一,但核心問題是部分民企杠桿過高、成本過高。“未來分布式市場會在一定區域內形成小范圍的資產持有集中,民企在這個領域內最有優勢。”
“在去補貼的大背景下,風電市場平穩、光伏潛力巨大、分布式市場蘊藏機會、生物質全面轉型。”彭澎分析到。在信用基礎方面,過去是“政府信用+電網信用”,未來則會變成“客戶信用+開發企業信用”,信用基礎的變化,勢必造成融資邏輯的改變。
但彭澎強調,光伏仍然面臨融資難的問題。主要體現在融不到、成本高、融資慢三方面。現今,任何行業的中小企業都存在融資難問題,但該問題無法通過單一方案解決,只能靠補短板階段性解決,現今沒有資本金,基本融不到資。“‘空手套白狼’現在非常困難。”彭澎以此俗語進行闡釋。
對于電站的融資,彭澎認為可以分階段性完成。建設期合作方可以是部分非金融企業,運營期合作方可以是融資租賃公司,穩定期合作方可以是上市企業、被配網企業收購、發行金融產品等。
電力結構重塑,清潔化轉型帶來巨額投資需求,單靠行業內資金或者開發企業很難承受。2060電力結構將實現全面清潔化,需要41萬億資金,完全從行業內實現融資,負債率很難承受。彭澎以華電集團、國家電投集團、國家能源集團為例,降低負債為硬指標。在降低負債的大環境下,民企、央企都面臨融資問題,持續擴大資產規模成為有效手段。
對于如何持續擴大資產規模,彭澎介紹現在較為常見的方式有收購51%的股權、資產裝入上市公司、REITs等新辦法。REITs被稱為新老咸宜。老項目發行REITs回籠資金,作為新項目的資本金;新項目建成之后,發行REITs,資產出表。彭澎強調,REITs對民企格外利好。
(以上內容為世紀新能源網根據現場講話整理而成,未經本人審核)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 
  










0 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