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來暑往,四季更替。兩年間,中城銀信梅河口“光伏+三產融合”示范基地從無到有,經歷了一次次的升級與改變。
從最初的光伏精準扶貧模式,到 “光伏+三產融合”的綜合立體化農業模式,中城銀信將光伏與大農業結合,一地多用,種養結合,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綠色開發,土地綜合效益大幅提升,且帶來的收益提升更為顯著。
梅河口“光伏+三產融合”示范基地“項目一期2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包括林光互補15兆瓦,完成還林任務1500畝,種植樹木30萬棵;牧光互補10兆瓦,建設養殖棚舍30棟。
項目自2017年12月13日并網試運營以來,設備運行正常,發電量穩步提高,最高發電量16.5萬千瓦/日,年銷售收入利潤達3000萬元以上。
項目二期則包括萬頭驢繁育飼養深加工項目,投資3.5億元,建設良種驢繁育場、驢育肥小區、屠宰加工車間、熟食品加工車間、真空包裝車間、驢奶粉生產車間。
梅河口中城銀信“光伏+三產融合”示范基地的建成,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更促進了農民群眾增收。目前,通過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以及企業從電費中提取資金用于杏嶺鎮扶貧工作這兩種方式進行扶貧,成功獲得梅河口市脫貧攻堅辦公室批復認可。
通過光伏發電站的運營,農牧業的種植、養殖,項目基地充分吸納就業人員,為當地百姓增加了大量就業機會。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從最初的光伏精準扶貧模式,到 “光伏+三產融合”的綜合立體化農業模式,中城銀信將光伏與大農業結合,一地多用,種養結合,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得到最大程度的綠色開發,土地綜合效益大幅提升,且帶來的收益提升更為顯著。

梅河口“光伏+三產融合”示范基地“項目一期25兆瓦光伏發電項目包括林光互補15兆瓦,完成還林任務1500畝,種植樹木30萬棵;牧光互補10兆瓦,建設養殖棚舍30棟。

項目自2017年12月13日并網試運營以來,設備運行正常,發電量穩步提高,最高發電量16.5萬千瓦/日,年銷售收入利潤達3000萬元以上。

項目二期則包括萬頭驢繁育飼養深加工項目,投資3.5億元,建設良種驢繁育場、驢育肥小區、屠宰加工車間、熟食品加工車間、真空包裝車間、驢奶粉生產車間。

梅河口中城銀信“光伏+三產融合”示范基地的建成,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更促進了農民群眾增收。目前,通過吸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以及企業從電費中提取資金用于杏嶺鎮扶貧工作這兩種方式進行扶貧,成功獲得梅河口市脫貧攻堅辦公室批復認可。

玫瑰園最新實拍
通過光伏發電站的運營,農牧業的種植、養殖,項目基地充分吸納就業人員,為當地百姓增加了大量就業機會。

更多現場實拍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刊發或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微信客服
微信公眾號









0 條